心脏术后患儿上呼吸道梗阻风险与手术难易程度相关

过去二十多年,儿童心脏手术预后已明显改善。然而,一些患儿的术后处理仍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复杂心脏疾病或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婴幼儿与儿童。尽管上呼吸道梗阻是众所周知的心脏术后并发症,有关其风险和发生率的研究数据却极为有限。为此,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心脏术后上呼吸道梗阻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并于近期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密歇根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13例未成年患者,其均因心脏术后气管插管转入PICU。结果显示,35例(16%)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与无梗阻的患儿相比,该组患儿心脏疾病更严重(Aristotle评分更高),对血流动力学支持的要求更高,气管插管时间也更长。

而在围拔管期,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对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并没有预防作用。多变量分析显示,仅右旋美托咪啶、维库溴铵的辅助用药与上呼吸道梗阻存在独立相关性。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上呼吸道梗阻患儿住院时间更长,可能与患儿接受了更复杂的心脏手术和术后要求更高的血液动力学支持有关。右旋美托咪啶、维库溴铵辅助使用优势几乎升高了4倍,使得术后镇静止痛成为密西根儿童医院PICU的常规做法。

从该研究来看,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可能是儿童心脏手术麻醉的重要预后因素。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能否预防插管失败或术后感染,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