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MJ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病史如下:
患者男性,48岁,既往有糖尿病和酒精性肝硬化病史,近期出现搏动性头痛1月余,无静脉注射吸毒史。
体格检查示体温正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颈项强直。
头颅CT扫描结果无阳性提示。给予患者第一剂量的头孢噻肟后行腰椎穿刺(LP)术,脑脊液结果示白细胞计数(WCC)为84620个/μ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96%。脑部MRI扫描可见多个与脑脓肿病变一致的环状增强病变(图1)。
图1. 左边图为轴向MRI T2加权像,结果显示累及左额顶叶交界处并伴有周边水肿的环形增强病变。右边图为冠状位T1加权饱和脂肪的脑部增强MRI,结果显示在左侧侧脑室后角内存在碎片样增强信号,脑室内脓肿已破裂。
患者脑脊液(CSF)中可见成对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但血和脑脊液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胸部CT扫描示:腹部和盆腔未见脓肿病变。
给予患者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改为万古霉素20mg鞘内注射,每日1次,疗程5天。在治疗第10天时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结果显示其WCC数量减少至720个/μL。继续给予8周头孢噻肟静脉注射(2g/次,每6小时1次),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讨论:
20%患者其脑脓肿可表现为连续性头痛、发热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68%的患者其血和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其中样本中分离到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为34%和18%;脑脓肿可破入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从而导致脑膜炎或脑室炎,其死亡率高达85%。
建议在治疗脑脓肿时静脉用抗生素疗程至少维持8周。脑室炎可能对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反应较慢,而鞘内或脑室内注射可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学习要点:
并发于脑脓肿破裂的脑室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是避免不良预后的关键;
脑室炎头颅MRI典型特征为明显的室管膜壁增厚和T2高强度信号,此外,脑室内可见碎片样改变;
除静脉注射抗生素外,鞘内注射抗生素应考虑应用于临床疗效反应慢的脑室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