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宣教事与愿违 医生你还坚持吗

近1年内,美国哮喘儿童再住院率为15%-30%,较往年显著升高。哮喘儿童住院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黑人、家庭低收入、接触二手烟、接触蟑螂、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和基层医疗设施不完善等。住院期间,哮喘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看护人员进行哮喘知识的教育。

尽管有研究表明院内哮喘知识教育与出院后哮喘急诊再住院有关,然而是利是弊却众说纷纭。另外,看护人员对疾病控制的期望值也会给慢性病患儿的依从性带来很大影响。对于哮喘患儿,如果其看护人员对哮喘控制的期望值与医师一致,那么患儿的依从性会增强,急性哮喘就诊率则会降低。

为研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再住院的相关因素,Katerine医生对601名哮喘患儿及其看护人员展开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并将结果发表于近期的J Pediatr杂志上。研究的患儿来自8家初级卫生院,都曾于2008-2009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

研究中,看护人员需完成一项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关于看护人员对哮喘的认识、哮喘控制的期望值以及服药依从性。研究者还调查了看护人员的人口学数据、儿童哮喘的严重性、哮喘诱因、基层医院就诊情况(包括体检、看病、咨询和会诊)以及患儿家庭经济状况。

该研究共纳入601名患儿,平均年龄5岁。随访1年时,22%的研究对象因哮喘再次入院治疗。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看护人员的哮喘知识越丰富,患儿再住院的发生率越高。另外,看护人员依从性不高也会导致患儿再住院的发生率升高。同样,过去曾因哮喘住院、基层医院就诊率低以及黑人等几个因素,也使得哮喘再住院发生率升高。

通过对哮喘再住院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研究者发现看护人哮喘知识越丰富、依从性越低,患儿越容易因哮喘发作而再次住院治疗。这提醒我们,为降低哮喘患儿再住院率,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努力提高患儿看护人员的依从性,而不是宣教哮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