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涎石引起舌部疼痛1例

涎石病是在涎腺腺体或导管内出现钙化团块而引起的相关病变,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涎腺炎症和涎腺区肿胀、疼痛的主要原因。由于颌下腺导管长、唾液逆重力流动、颌下腺分泌唾液富含黏蛋白,钙含量高等特点使该疾病多好发于颌下腺(80%-90%),其次为腮腺。临床上常表现为腺体肿胀、疼痛,进食时加重,进食后肿胀、疼痛有所缓解。导管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2015年3月12日的NEJM杂志上,来自日本朝日大学村上记念医院的Adachi博士及Motohashi博士发表了一例因涎石病引起的舌部疼痛病例。

患者女,77岁,既往体健,右舌隐痛6月,口腔检查舌体色形质正常,然而,可见一涎石位于下颌下腺导管内,右侧舌下肉阜明显充血红肿(图A),具有明显的红肿和肿胀症状的舌下肉阜(图A)。

医生通过镊子轻易取出导管结石,导管随之流出少量脓液以及正常唾液。钙化的涎石经测量长约 1.6cm (图 B)。随访 1 周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唾液分泌正常,无舌部疼痛症状。

涎石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腺体按摩、催涎剂、导管扩张)和手术治疗(导管切开取石、腺体切除)。对于口内取石困难的病例如靠近腺门和分支导管,过去多采取腺叶和腺体切除,但存在舌神经、舌下神经损伤等风险。随着微创外科的改进和发展,目前主张保留腺体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通过体外或导管腔内碎石以及腔内取石的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