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针穿刺:确定甲状腺钙化结节性质的可靠方法

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被认为是安全、准确度高的检查方法,但金无足赤,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FNA而导致无诊断结果产生,钙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想而知,质地较硬的钙化可导致细针无法穿透及无法获得足够的细胞学标本。

当前指南建议对前一次无诊断结果的结节重复进行FNA检查,然而,首次进行FNA而无诊断结果的结节,重复FNA检查仍有9.9%-47.8%无诊断结果产生,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应该如何面对?是否执行当前指南建议的诊断性外科手术?

来自韩国蔚山医学院的Ha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尴尬局面,他们通过空芯针穿刺(core needle biopsy,CNB)对无诊断结果而需要外科手术的甲状腺钙化结节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这一结果发表在2014年的ER上。

Ha等对272个甲状腺钙化结节进行CNB检查,检查技术失败1.1%(3/275),无诊断结果0.7%(2/272),CNB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89.5%、100%、100%和90.2%,无论是检查技术失败或无诊断结果方面,CNB在不同钙化亚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NB活检能够减少92.9%(13/14)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诊断性手术(FNA两次以上均无诊断性结果)。

点评:CNB为大部分钙化结节获取组织细胞学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完全粗钙化和环状钙化,但仍有一部分钙化完全、质地坚硬的结节无法通过CNB获得诊断结果,除了诊断性手术外,超声、CT、MRI、核医学等多学科的联合可能有望在最大程度上对此类结节进行定性。


图1 CNB穿刺


图2 钙化分型。a:微钙化。B:不完全粗钙化。C:完全粗钙化。D:环形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