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医生呼吁国际支援 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爆发

201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收到几内亚一种传染性疾病暴发的报告。这种疾病表现为发热、严重腹泻、呕吐和高病死率。病毒学研究结果显示,病原体为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相对于来自刚果和加蓬民主共和国已知的EBOV株,来自几内亚的EBOV 是一个独立分支。这表明几内亚出现了一种新型EBOV株。

疫情自今年三月从几内亚开始,至今已蔓延到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到八月中旬,已有超过1000人因此丧命!目前的埃博拉疫情是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暴发。世界卫生组织对疫情高度重视,宣布埃博拉暴发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口头声明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持。因而世卫组织敦促在全球范围内捐赠资金和物资,以帮助阻止疾病的蔓延。虽然这4个国家的政府已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但面对如此复杂的疫情,仍需要国际顶级专家的协助。

有能力的政府除了提供资金外,还应派出传染病和灾难救援专家来帮助这些地区。中国政府已响应这一呼吁,运送医疗物资并派遣医疗专家组远赴非洲,开展援助。

无国界医生工作在疫情一线,主导了当地的应急处理工作。然而,无国界医生已达能力极限,尤其疫情控制的人力陷入短缺。尽管国际社会已开始动员起来,但目前的响应还是远远不够。从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控制感染、接触者追踪、流行病学监测、预警和转诊制度、社区教育和动员等各方面的需求差距仍明显。

更严重的是,疫情可能导致额外的公共卫生危机:如果这些国家的卫生系统开始瘫痪,其他疾病的病死率将大幅度提高,这将成为埃博拉疫情一个可怕的间接后果。

埃博拉现在并没有特异性疗法和批准上市的疫苗。最有效的个人防护是避免高风险的接触,了解感染的症状并及早报告,以便进行检测和护理。证据表明,早期支持治疗可提高生存机会。世卫组织建议在此情况下破格使用实验药物和疫苗在伦理上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