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JCR发布 “拜杂志教”成员国接旨

备受关注的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已经在今天公布,该份报告涵盖82个国家237个大类10927本期刊。今年公布的是这些杂志2013年的影响因子,今年新增了379种期刊,同时也剔除了33种期刊,因为它们自引率过高。

尽管很多学者批评过杂志的影响因子,但是在发表论文时,他们仍旧是顶级杂志的拥趸,因为这些杂志的影响因子很高,颇受关注,此外论文的影响因子也与他们的教职、基金申请、学术影响力挂钩。

尽管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曾猛烈抨击影响因子对科学创新的扼杀,但是他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也对CNS趋之若鹜(这一点他承认过)。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杂志的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一本杂志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并且能够带来科学以外太多的东西:研究者的荣誉及基金申请等。

如下我们看看世界上其他各国对杂志影响因子的态度,由此看出拜杂志教不仅在中国大有人在,国外的学者也被它们所桎梏。翻译的相关内容由余党会医学SCI教育频道整理。

美国和加拿大

在美国和加拿大,晋升以及工资都有赖于研究人员论文的发表情况。美国专家还认为,基金评委也应用这种定量的文献计量学工具(即SCI影响因子),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可行的方法评价基金申请者的研究成果。著名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也非常看重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2013年旧金山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提倡不再使用影响因子作为评价个人学术贡献的工具。

英国

四大医学期刊BMJ的执行主编说,英国和其他地方的大学都用影响因子来确定基金的分配。英国早在1986年就率先采取用SCI文章的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水平,并将其作为职称晋升的指标。有一位英国医学院的院长在私人场合要求其手下不要向影响因子小于7的期刊投稿。英国2008年的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完全受影响因子主导。

德国

德国政府根据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多少来决定基金资助的数目;研究机构及大学根据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高低决定职称的晋升和奖金的发放。德国科学医学组织协会(AWMF)也推荐在SCI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评估学术成就。

西班牙

西班牙调整大学职位、晋升以及待遇的机制,使之与国际刊物的发表相关联,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国家机构来评价年轻研究人员的成果并决定是否予以雇佣或晋升。

意大利

在意大利,相对可观的SCI影响因子被用于改善容易受“主观”影响的学术地位的认定。

土耳其

土耳其在2008年成立了专门的国家机构来搜集本国论文发表数据,并规定每篇文章奖金相当于研究人员平均工资的7.5%。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效法英国来改革科研基金分配制度,让研究成果多的研究机构优先得到更多的资源配置,从而为其吸引更为优秀的科学家创造条件。

日本

四大医学期刊BMJ的执行主编说,在日本人们到处都炫耀自己的影响因子有多少。研究人员的地位取决于有多少高SCI影响因子文章,晋升时甚至被要求列出发文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大学教授的晋升严重依赖于影响因子。日本的期刊进入SCI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印度

早在2002年,印度学者Bachhawat就提出了“影响因子综合征”这一概念, “Impact Factor Syndrome”. 印度的研究人员如果在Science or Nature上发文,就会得到奖金或加薪。

韩国

韩国政府2006年规定:以第一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能得到3000, 000韩元(约2800美元)。

新加坡

在新加坡,医学院管理者都采用SCI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其各部门的学术生产力的重要工具。

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科学家们在他们的年度累积SCI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获得奖金,数额在1,000至20,000美元之间不等。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科研机构对SCI影响因子极为热衷,工作及报酬都有赖于SCI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