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治疗ALS的临床III期研究未得到预想效果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大脑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无力,并且逐渐发展为呼吸衰竭与死亡。ALS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为2-4年,仅5-10%的患者存活期超过10年。利鲁唑是目前认可的ALS治疗药物,对患者生存期改善有一定作用,但目前亟需其它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尽管ALS中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原因尚未完全弄清,但有限证据提示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可能参与疾病进展。动物ALS模型与人类组织的研究显示,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GLT-1,有清除突触内谷氨酸的作用)的数量有所下降。

临床前研究显示,利鲁唑有抑制谷氨酸释放的功能。而在小鼠ALS模型中,EAAT2/GLT-1的过表达有助于延迟疾病进展,并延长生存期。因此,在ALS中,靶向上调EAAT2有神经保护作用。

头孢曲松,一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显著增加啮齿动物脑内EAAT2活性,以及GLT-1表达的作用。在动物ALS模型中,头孢曲松能够延缓疾病进展,延长存活期。

因此,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Cudkowicz博士及其同事,展开三阶段、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结合I、II、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对头孢曲松治疗AL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0月6日的Lancet Neurol杂志上。

研究者于2006年9月4日到2012年6月30日间,在美国及加拿大的59个临床中心内展开研究,纳入症状持续时间少于3年的ALS患者。在第一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第二阶段(安全性研究),受试者随机分配(2:1)到头孢曲松组(2g或4g/d)与安慰剂组。在第三阶段(有效性研究),之前受试者分配不变,新受试者随机分配(2:1)至4g头孢曲松组或安慰剂对照组。而受试者、家庭成员、临床中心工作人员,均不清楚治疗分配。

整体来说,340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头孢曲松组,173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安慰剂对照组。在第一、二阶段,相比于安慰剂对照组,接受4g头孢曲松的患者,平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功能评定量表修订版得分(ALSFRS-R)下降更加缓慢。但是第三阶段,两组间患者功能下降情况没有差异,存活期没有差异。

另外,头孢曲松治疗组患者,胃肠道与肝胆系统不良事件更常见。并且头孢曲松组(41名,12%)出现肝胆系统严重不良事件的受试者数目,显著高于安慰剂组(0名)。

研究提示,尽管头孢曲松治疗ALS的临床研究中,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数据颇具前景;但遗憾的是,第三阶段的研究没有显示出预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