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4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揭晓之前,美国科学幽默杂志《不大可能的研究》颁发了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这一奖项专门授予那些“乍一看好笑,之后引人深思”的研究工作,自然科学类的获奖者均为严肃的科学家、成果基本
近日,安徽蚌埠一中挂出告示庆祝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化学奖。毕业于该校的吉娜系新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之妻,两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相识并喜结良缘。蚌埠一中负责人说:“学校本意是想以诺贝尔奖为宣传
2013年《科学》(Science)杂志曾发表了一篇详细的调查报告,揭露了中国复杂而暴利的论文买卖产业。 现在,两位计算生物学家通过PubMed搜索意外发现,中国从事论文买卖的公司依然在活跃。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的Guillaume F
前不久,有政协委员问王岐山书记,落实制止腐败的八项规定以后,虽然腐败现象有所下降,但也有一部分公务员不作为了,怎么办?王岐山回答说:乱作为比不作为危害要大得多。 联想到中国高校,教师们对待科学研究,同样也有不作为和乱作
10月7日,中村修二在新闻发布会上, 充满遗憾。由于与公司纠纷长达20年,中村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与美国同行相比,起步实在太晚”。 他的枪膛里躺着愤怒的子弹,一有机会就向日本的科研环境射击。 “每个人都有机会做美
2014年的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你的身上是否具备诺贝尔奖的基因?历史上诺奖得主的年龄、性别、出生地、学历、脸型……通过大数据的最新统计,都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分布呢? 你觉得你这辈子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大吗? 近日,BBC统
拥有28个成员国的欧盟家大业大,但在各类经费使用方面却规章制度明确,而且从头管到底,不仅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减少浪费,也从各个环节堵塞可能产生的腐败和欺诈行为。 欧盟经费的审计工作始于1975年,由总部位
中国学者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早已不是新闻,不过,10月14日,《自然》杂志专门为一篇两页的文章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文章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文章的题目是《中国大学“三步走”改革
四川高校成腐败重灾区 一年半共26人落马—新闻—科学网 四川高校成腐败重灾区 一年半共26人落马 据新华社电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建,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北京晨报 昨日,《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清华大学将争取自主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双学位等培养项目,自行审批学位、设计印制学位证书。研究生将实行弹性修学
李华(化名)是西部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师,业余时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论文中介代理。“现在买卖论文比起5年前,无论操作程序还是提供的服务,都进入到更高阶段。”李华说,在论文买卖Q Q群里,已经通过编辑部审核的论文就像放在超市
中央将出台新规整治科研经费乱象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几乎与此同时,《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获批,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关切
新华网北京电 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即将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具体依托专业机
【特别报道】农大教授李宁“科研涉腐”调查从“最年轻院士”到犯罪嫌疑人10月10日上午,中纪委官网发布科技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已被依法批捕。据通报,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自然》上发表了名为《中国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强调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不断激发并保持大学师生创新活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发布过程在中国又激发了一波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为“朋友”张首晟与物理学奖失之交臂惋惜, 也有人为“师妹”庄晓威与化学奖擦身而过不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诺奖候选人中有不少人与我们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学术研究成果井喷,北京已经成为全世界发表SCI论文数量最多的城市(按研究者所在城市统计)。这似乎表明中国将超越美国等西方国家,跻身全球科技领导者。然而,瑞典经济学家、亚
治学术不端,须改变功利的评价体系(访谈·向失信行为说“不”·关注学术不端) ——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学术不端问题突出的原因 记者:近些年,学术不端已成社会公害。尽管喊打之声早已有之,教育部及一些高校也出
近日,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和广东省教育厅相继研究或出台政策,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负责人把本校在排行榜中的位置看得很重,甚至荒唐地不惜动用学校宝贵的办学经费进行公关,以求得到个好看的名次。 “失衡的大学评价干扰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近日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