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博士后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共同资助,选拔双方优秀博士后青年学者到对方的研究机构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推动中法两国相关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促进中法科技合作与交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保罗 纳弗拉4日宣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学术带头人高桥政代被选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年度人物”。高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临床应用。 研究者和
11月5日,由复旦大学与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承扬文化承办的“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 “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 旨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研素养、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出席并就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如今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二,但是看技术革新和基础研究的创新
每年10月,是全球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最兴奋的日子,因为诺贝尔奖。但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奖项——“搞笑诺贝尔奖”。英国《泰晤士报》称它是继诺贝尔奖之后,科学界最受追捧的第二大奖。 有什么软件能测出是猫在敲
近日,《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正式获批。这份外界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将给我国科技事业带来何种影响?以前的问题是否会迎刃而解?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破解科研“碎片化” 新方案,到底是
最近一段时间,两项改革引起了科技界极大关注。一个是即将出台的新科技计划管理方案,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的“率先行动”计划。看似并不相关的两项改革,却有一条共同的路径——将整合、分类科技资源作为改革方向:一个指向
不论是快速还是慢速的跟进者,拟开发的新药与上市药物或处于开发后期以及临床阶段的分子相比,应有一定的特点或者说区别,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谈及新药研发的过程,一位青年科研人员曾对我表示,新药研发的基础研究并不重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级教授罗伯特·兰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爱德华·威滕、日本染织家志村富久美因各自取得的成就,获得2014年度日本知名的科技和文艺成就奖京都奖。 10日下午,该奖项设立机构稻盛财团的会长井村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过去40年曾资助过大量项目,旨在增加申请其提供的基础研究津贴的少数族裔的数量。但NIH主任Francis Collins并不满意目前在改变少数族裔科研代表名额严重不足的问题上取得的进展,这些少数族裔包
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警告,美洲锥虫病(Chagas Disease)正肆虐美国,估计已有逾三十万人受感染。该病潜伏患者体内初期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可能导致心脏衰竭或其他致命疾病,故又称为“新爱滋病”。 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
“科学研究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但如何评估科学研究成果仍是各国科学界和决策机构所面临的一项挑战。”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4科研评估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坦言,如何推动全社会形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部分港校提高研究生申请门槛,不再承认大学英语六级成绩,统一接受雅思和托福成绩。学生称用雅思申请成功率更高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官方网页上显示,要求学生托福不低于550分,雅
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新
有高校表示“985工程”新款项还在进展中;教育部称将正式回应此事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近日,这样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尚未收到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官方的高校学术论文排行榜。其中,在“表现不俗论文”占本校全部收录论文比例的统计中,苏州大学以46.36%的占比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名列第一,“表现不俗论文”数也以777篇位居全国高等院校第17名、在省
Jennifer Doudna(左)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右) 2012年,科学家Jennifer Doudna 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论文中指出,细菌用以对抗病毒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作为简单、灵活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悉尼一家专为海外留学生代写论文、作业的公司被曝光,而导致澳洲近20间大学被卷入这场大规模学术造假丑闻的是一名出生于中国的30岁女子窦盈盈(音译,Yingying Dou)。 费尔福克斯(Fairfax)媒体调查发现,这家诡异的公司设有一
“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的一个巨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
复旦大学11日披露,该校生物医学研究院相关课题组经4年多潜心研究,首次发现在白血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的工作机制。该研究对日后设计出相关药物,治疗白血病等有重大意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