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的阴暗面

中国台湾地区近日爆发的国际期刊论文丑闻导致了教育部长蒋伟宁的下台,这起事件在台湾引起了人们对学术界阴暗面的关注讨论。

此一被国际期刊发现造假自审论文的丑闻,蒋伟宁虽与造假的陈震远多篇共同挂名论文被撤销,但他一直表示自己清白。

蒋伟宁提出他清白的证据是《震动与控制》科学期刊对他的回函,该回函说"我们相信有些无辜者被牵涉,可能包括像你一样的共同作者"。

这种无辜指的是没有参与陈震远用人头账户假冒他人审查自己论文的行为,但包括台湾舆论与学术界不见得因蒋没参与实际造假,而认同他是无辜受害者。

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除了对台湾学者本身的评等任用及学术地位有利外,陈震远高产量的论文并为他取得五百多万台币的政府经费补助。

学者官员

蒋伟宁在此一丑闻中除了是否认识陈震远前后不一的说法广受质疑,其在丑闻爆发后称对共同挂名论文不知情,也遭到其它学者质疑为不符常理的谎言。

该丑闻虽使蒋伟宁丢掉官位却不影响其在台湾学术界生存,其此前担任校长的国立中央大学在蒋下台后迅速表示欢迎他回校任教。

马英九政府的一个特色是任用了许多具高学历或学者出身的官员,蒋伟宁并非因卷入学术丑闻下台的第一人。去年由学者出身的国防部长杨念祖,即因抄袭中国《国际展望杂志》的一篇专文丑闻而去职。

在蒋伟宁下台后具博士学位的卫福部长邱文达也被立委质疑,其在2005年担任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时一年共发表了152篇论文,平均两天可以发表一篇,产量高到令人怀疑真实性。

卫福部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其当年度挂名的论文只有31篇,152篇是立委的误解,不过立委指出在其任教过的台北医学大学网站上,邱文达当年度被列上的论文的确是152篇。

除了论文的问题外,台湾学术界近日遭到媒体检讨的另一现象是"学阀"问题,据互联网上台湾维基对学阀的定义是"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者"。

台湾维基对学阀的定义还包括"一些学阀,他本身就在官场上混。这样的学阀既是官僚,又是所谓的学者。他们的学术霸权的建立,多半不是靠学术,而是靠权术"。

"学阀铁三角"

近日网络媒体《风传媒》的一则报导点名台湾有"学阀铁三角",被点名者包括了前教育部长曾志朗,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以及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

被点名者之一的刘兆汉是前行政院长刘兆玄的兄弟,此前也担任过大学校长的刘兆玄是马英九政府的第一任行政院长。

《风传媒》报导指出蒋伟宁接任教育部长后,频频委任这三个人担任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委员,"形成垄断国立大学校长遴选的学阀作风,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隐忧"。

报导并引述不具名学界人士检举说,这三人过去十年间轮流担任由国立的中央大学、台湾交大、台湾清大以及阳明大学共组的联合大学系统总校长。

联合大学系统则对该报导发表声明反驳说国立大学校长遴选"公平、公正、客观",声明并反击说该报导"内容明显错误且恣意桥接、编造不实谣言,严重影响三位当事人之名誉"而要求其将报导撤回。

这三人中的吴妍华在蒋伟宁下台后被传出是当局中意的教育部长接任人选。在此前反马政府的学运期间,吴妍华曾以交大校长身份向警方道歉没把学生教好,而被该校一些师生及校友批评是向当局表忠献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