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过度等于变相放疗 做CT辐射量最大

站在体检车上,一双手环绕孩子,这是在给孩子做健康体检——胸透。在医院放射检查室内,一台透视仪在体检者胸前来回移动照射,医生在另一头的检查室观察,这也是胸透。卫生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制定《健康体检项目目录》时,应当针对不同人群科学制定放射检查项目,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对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专家称,放射检查的确有利有弊,不应检查过度,也不必因此讳疾忌医,婴幼儿、少年儿童和孕妇普通健康体检中应避免放射检查。

t013dd949f27141eff2.jpg

疯狂的体检,变相的放疗

放射检查是把双刃剑

放射检查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不可小觑的作用,不少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它,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对人体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

放射检查包括透视、照片、X线检查、CT、PET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刘斯润教授举例告诉记者,当咳嗽长期治疗没有好转,就要照X光片,看肺部情况,若仍不能确认,就要拍CT,治疗后,还要复查,也要通过放射检查,比如CT等;脑部有外伤或怀疑有病变时,要通过CT或核磁共振(MR)检查来确诊情况和程度……

不可否认的是,放射检查也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刘斯润指出,放射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来自X线产生的电离辐射。

这种电离辐射与人体细胞、体液等物质产生相互作用,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可使蛋白分子链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而且,电离辐射还可以通过电离人体内的水分子,形成自由基,间接损伤人体。

在必须使用放射检查的情况下,总的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接受一定的射线量是允许的,一定量内人体还可以自我修复,一个成人年接受100毫西弗的辐射对身体没有什么损伤。”

t01c1e33858ca306aa0.jpg

危害1

4天做5次CT过度放射检查相当于变相放疗

50多岁的贾先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而被家人紧急送到深圳沙井某医院。入院4天,贾先生被安排做了5次CT。医院的这一行为,被前来会诊的专家认为是过度检查。而主治的医生认为,做的5次CT,是为了给病人确诊和衡量治疗结果、观察病情,这些检查是必须的。会诊专家透露,在基层医院和有的民营医院里,放射检查使用偏多,次数偏密,原因有多方面:要么是医生担心病情变化要及时观察,要么是出于经济利益和创收所需,要么是医疗水平和认识的局限,最多见过一个月内病人被要求复查照CT高达13次的!

那么,在治疗过程中,什么才是必要的检查呢?

若遇到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首诊肯定需要头颅CT检查才能确诊,通过CT扫描可以明确是否有出血、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为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确诊后,再做CT复查的情况一般为:一是追踪出血是否停止血肿是否有增大,二是观察术后血肿清除程度和是否再次出血,三是病情突然变化如意识变差需要马上明确颅内情况变化。

但目前来说,什么时候需要做复查,多久做一次检查,国家尚无统一规定或标准。邓跃飞认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进行性好转时,没有必要天天复查,否则变成了变相放疗。“我们的经验一般急性期3~6天复查一次即可,到康复阶段2-3周复查一次,颅内血肿消失后如无异常情况就不需要复查。”他表示。


t0133ae6cb3da3f1aa6.jpg

危害2

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最易受放射伤害

医学专家认为,胸透、X光、CT等放射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尤其是高危人群,例如未成年人,尤其是14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婴幼儿。几乎所有儿科、放射科专家认为,在放射检查中,胸透的放射量在X线检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所受的辐射剂量等于照几次到几十次胸片,也等于做好几次CT,大剂量的辐射可能会引发孩子患癌、基因突变以及造血功能障碍!

“儿童对射线比成人敏感,短时间内若多次接受放射检查,容易对生长发育尤其是生殖系统、眼球晶状体、颈部甲状腺造成损害。”刘斯润告诉新快报记者,放射检查包括透视、普通X线照片、CR(计算机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CT、PET等。

有文献报道,儿童对于放射线影响的灵敏度是成年人的10倍多,女孩比男孩更敏感。在神经外科领域,头颅CT检查中骨髓吸收的辐射剂量高于胸部或腹部检查。而且,婴幼儿头部径线小,如果使用与成人相同的CT扫描参数检查婴幼儿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至少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约有30%的骨髓位于颅骨中,在受到不必要的或过量的放射线照射时,其致癌效应发生的几率会大幅度增加,易诱发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骨癌、皮肤癌等。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儿科专家也表示,如果儿童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而且将来诱发癌症疾病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此外,孕妇也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卫生部明确要求,受孕后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首先要问明是否怀孕。


体验误区一

检查越多越好

因为医生只建议做B超来看乳腺情况,怀疑自己有乳腺增生继而担心会引发乳腺癌的郑女士惶惶不安,对医生的建议很不满意。在她看来,这些检查远远不够,至少不足以消除她的疑惑和担心。她甚至当场发飙,怒骂道:“你以为我不愿意做别的检查吧!B超有什么用啊!人家都说应该拍张X光片或做核磁共振!要不怎么看得清楚啊!你都开给我做吧!”

医生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活,耐心地向她解释道:“你才32岁,女性在40岁应该先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进行普查,进一步检查才用X线或核磁共振(MR),而且你又没有明显的胸部肿瘤症状,并不是什么检查都做就是最好的!”

专家观点:郑女士这种检查做得越多越好的想法,也是不少人的误区。专家指出,检查应适当,该检的才检,同时,还应该尽量选择对身体损伤少的检查方法。

体验误区二

一来就要做最贵、最高级的检查

毕先生是番禺某楼盘的老板,因为工作繁忙,生活习惯也不健康,渐渐成为了亚健康一族中的一员。而他与许多时下的有钱人一样,想用金钱买健康。在生过一场大病后,他虽然更注意自身健康了,但方式却让人不敢苟同。“医生,给我开个体检套餐,我要最贵、最高级的检查!”毕先生牛气哄哄,一开口就是“多少钱不要紧”!


专家观点:每种情况都有最佳检查方法,不必太讲究高端检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例如,头部的检查,根据情况不同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若是头外伤,首选CT检查;怀疑脑肿瘤,则做核磁共振更好。

趋势

对儿童放射检查越管越严

不少大医院早已取消儿童健康体检胸透项目

“以前中小学升学、入幼儿园前,体检中都有胸透这一必备项目。”刘斯润称。据了解,胸部透视主要是为了检查肺部有无结核和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常规的X射线胸部检查包括两种:透视和拍片,前者X射线的照射量是后者的10~20倍,而我国正在逐步减少使用和尽量避免使用高辐射量的透视检查。

根据2006年1月24日卫生部出台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006年3月1日起,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不得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X光透视不允许在少儿(14岁及以下)身上使用。而日前,卫生部再出新通知,进一步规定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对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我们11年前就取消了儿童的透视检查,一年前彻底取消了胸部透视检查。”刘斯润对记者表示,由于透视检查成像并不清晰、检查结果无法留底,其辐射对医患双方来说都较大,因此,不少大城市、大医院都相继取消了胸透,尽量用拍片代替。

理性检查3对策

●对策一

不讳疾忌医但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虽然说婴幼儿对放射检查的电离辐射的敏感性要比成人高,但专家们均表示,只要不是大量频用,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对婴幼儿检查的限制,主要是健康体检中使用的限制。关键是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对孕妇和儿童更是能免则免。他指出,影像学检查是医学检查必不可少的,公众不必对之太过害怕,没必要听风就是雨。有些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确诊疾病时更是不能避免。

例如,5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因是肺癌高危人群,应该做CT看看肺部情况;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人群也少不了必需的定期心血管检查。

没有必要谈放射检查色变,辐射不是那么可怕,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太阳下晒上半天也会有几毫西弗的辐射,坐飞机也有少量辐射,电脑、电视等家电也会有辐射。对成人来说,一年一次使用放射检查作为健康体检,不必过多担心;但对青少年和婴幼儿,不应在普通健康体检中使用放射检查。

●对策二

尽量用低剂量检查代替高辐射剂量检查

专家指出,很多以往使用高辐射量的放射检查方式,现在可改用低辐射量或没有辐射的检测方法代替,这是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例如,以前腹部CT检查要100多毫西弗的辐射量,现在可以控制在10毫西弗左右;以前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是几十毫西弗,现在可以做到仅0.5~2毫西弗辐射量。

如何既降低剂量,又保证效果?这需要通过提高仪器敏感度、改用计算机计算等方法改良设备,避免了以往想看清楚必须用高剂量的做法。也正是由于设备的改良和推陈出新,有更多的低剂量、低辐射量的方法可取代高辐射的检测方法。

过去已育妇女要放节育环,都是在透视下进行,现在可以用B超,没有辐射;孕妇生孩子前若要测骨盆,以前也是用透视,现在也用没有辐射的超声、核磁共振来代替。

虽然现在普遍认为透视对人体危害较大,但有的情况下其作用不能完全被其他伤害小的方法代替。例如,钡餐需要结合透视来检测胃肠道疾病,虽然胃镜能一定程度上代替钡餐透视检查,但有些情况仍不是胃镜能看到的,还得借助钡餐。“遇到这种情况,从利弊考虑,兴许还是得用透视。”

●对策三

非检查不可时做好防护措施

卫生部有关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非投照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检查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扶携或近身护理时,对扶携和护理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孩子的生殖系统对射线最为敏感,通常我们在为儿童做放射检查时,都会给他们围上铅围裙,以保护性腺。”刘斯润告诉记者,这一防护措施,也只有在儿童这些特殊人群身上的某些部位使用。“若保护得严严实实,又如何做检查呢?”


相关

链接

X线摄影、CT、PET、核磁共振、B超,哪样辐射量最大?

卫生部日前发布的通知要求,健康体检应当优先使用普通X线摄影、CR(计算机X线摄影);有条件的地区,推荐使用DR(数字X线摄影)取代普通X线摄影和CR检查。

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并且长期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不宜使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等;不得使用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装置)、PET/CT、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和SPECT/CT。

B超和核磁共振对人无辐射,X线摄影(包括普通X线摄影、CR和DR)、CT和PET在同一部位使用,辐射量由大到小为:CT>PET>普通X线摄影>CR>DR

不同部位

各有首选检查方式

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各自优势,有一定的选择规律,但切忌一概而论,具体还是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以下仅供参考:

●对于浅表性器官和腹部实质性脏器,首选超声检查如B超;

●颅脑外伤、中耳鼻咽喉部、骨骼和肺的肿瘤,一些细微的骨创伤,都可首选CT检查,必要时加增强扫描;

●脑肿瘤与病变、脊髓病变、关节和韧带创伤与病变、一些细微隐匿性的骨折等的检查可首选磁共振(MR)。


“十天原则”:月经来潮后10天内不做X线检查

专家告诉记者,女性在怀孕、备孕、经期等特殊时期,应对X线检查有所禁忌:

●35岁以下的女性不做乳腺X摄影。15岁以下发育期少女应禁用乳腺X摄影,孕期和准备怀孕的女性应慎用;女性40岁以前一年超过一次乳房X线检查,弊大于利;40岁后每年做1~2次乳房X线检查则利大于弊。现主张用超声检查代替X线乳腺检查进行普查,进一步检查才用X线或MR。

●准备怀孕的女性应在X线检查半年后再怀孕,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体检不慎带来的胎儿畸形。

●育龄女性应遵循“十天原则”,即月经来潮后10天内不做X线检查。

●做子宫输卵管造影,须在月经干净后5~10天进行(一些专家认为3~7天),检查后3个月内避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