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抑制剂或能预防ALS

一项纳入台湾全体成年人的最新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有潜在预防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作用。与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相比,4年间总体ACE抑制剂暴露剂量超过累积限定日剂量(cDDD)449.5倍的患者,第五年发展为ALS的比值比为0.43。这是由来自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者展开的工作,具体结果发表在JAMA Neurology杂志上。

另外,研究还发现了剂量-效应关系,当使用ACE抑制剂但累积剂量达不到相应阈值时,并没能降低随后发生ALS的风险。

本次研究旨在检测ACE抑制剂与ALS风险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因为之前一些人类与动物研究提示,主要用于缓解高压的ACE抑制剂,可能有神经营养与神经保护作用。一项针对大鼠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药物可以逆转运动神经元损伤,进而提示可能有ALS相关。

研究者鉴定了729名新诊断为ALS的患者,将其性别、年龄、居住地、保险类型与14580名非ALS个体进行匹配,并对ALS确诊前的用药记录进行登记。除ACE抑制剂的使用外,研究者还评估了其它常见药物类型,包括其它降压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

而进一步分析显示,轻度暴露于阿司匹林中(小于2.4倍的cDDD),看似有预防ALS的效果,但比例更高时效果丧失。其它与ALS显著相关的药物,只有暴露剂量超过cDDD449.5倍时的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与ALS风险相关性间的修正因子包括:性别(明显保护作用主要集中于男性)、年龄(在≥55岁的人群中,有显著相关性)。而本次研究的局限性除其回顾性设计,以及对行政记录的依赖外;还缺少关于潜在混杂因素的数据,例如吸烟、饮酒史、维生素E水平等。

研究者建议,今后应开展额外的前瞻性研究,确认ACE抑制剂的保护作用;另外还可以展开关于阿司匹林的相关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