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与AD病理诊断

近期大范围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数个遗传变异体与阿尔茨海默病(AD)密切相关。是否AD位点DNA甲基化程度越高,疾病易感性就相应越高呢?JAMA杂志报道了Lei Yu等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旨在验证AD与脑中28个病理相关基因位点DNA甲基化情况的关联。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复杂的年龄相关性神经退行性变,并且高度可遗传。除了家族性AD的3个致病基因(如APP、PSEN1和PSEN2外)和众所周知的载脂蛋白E基因(APOE)外,大范围的全基因组相关研究发现并复制了与另外与AD易感性相关的常见变异,包括CR1,BIN1,CD33,CLU,ABCA7,CD2AP,PICALM,EPHA1,MS4A6A,和MS4A4A。

最新meta分析还囊括了HLA-DRB5,PTK2B,SORL1,SLC24A4,DSG2,INPP5D,MEF2C,NME8,ZCWPW1,CELF1, FERMT2和CASS4。还有研究报道了有AD风险的TREM2基因变异。另外,C9oborf72基因上六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大量扩增同样暗示AD可能。

研究以社区为单位,对740个66.0-108.3岁的尸检结果进行了老龄化与痴呆的临床病理队列研究(宗教秩序研究或记忆与衰老项目)。对实验对象前额叶背外侧皮质组织运用了微球分析技术,了解各独立CpG位点的DNA甲基化程度。研究根据国家老龄化研究所—里根标准病理诊断AD,并随后进行标准尸检。

总体上,447位参与者(占60.4%)符合AD的病理诊断标准,证实了脑中SORL1,ABCA7,HLA-DRB5,SLC24A4和BIN1基因的DNA甲基化与AD病理相关。用两个定量分子特异性标记(即Aβ蛋白负荷和tau蛋白成对螺旋丝结构集结密度)替换AD病理的离散性状后,两者关联仍相当稳固。另外,SORL1和ABCA7基因转录表达RNA的程度与RNA表达与tau蛋白成对螺旋丝结构集结密度,BIN1基因表达与Aβ蛋白负荷明确相关。

研究表明,脑中多个AD位点DNA甲基化程度与AD病理相关。该结果进一步证实,AD病理过程涉及DNA甲基化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