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性肠炎,又称显微镜下肠炎,表现为慢性水样腹泻和痉挛性腹痛,组织病理见上皮下胶原过度沉积可确诊,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临床上口服布地奈德9mg/天6-8周可以诱导77%-100%的胶原性肠炎患者症状缓解,但是停药
腹茧症因小肠被腹腔异常增生的纤维膜包裹,形似蚕茧而命名。临床较为少见,病因不明,故诊治困难。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的Gary B. Deutsch博士等在JAMA Surgery上报道了一例腹茧症,现编译如下,供大家观摩
曾有研究表明索拉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用对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有效,根据现有信息,来自中国重庆西南医院的马宽生教授领导的团队提出设想:索拉非尼与RFA联用对早期肝癌或者复发性肝癌有效,并通过一项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以梗阻性黄疸、腹部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胰腺炎。AIP由自身免疫介导,以胰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并发生纤维化、影像学表现胰腺肿大和胰管不规则狭窄
早在1992年,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就被提出可能会增加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生的风险,之后陆续有零星的几个病例报道和研究都不够系统和可信。为此,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Blank教授等收集了他们国家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服用
据全球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结肠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已达到每年17.2/100000人,全球年龄标准化死亡率达到每年8.4/100000人。一旦确诊结肠癌,手术切除几乎已成为了治疗非转移性结肠癌唯一的办法。尽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延迟排空,胃容受性舒张受损,胃扩张的内脏高敏感性,HP感染,社会心理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生活方式因素等等
【编者按】近期,Kazutaka Kurokohchi博士等在NEJM杂志上发表了一例餐后心悸的病例,现将病例呈现给读者。患者,女,76岁,因“餐后心悸1月”入院。心悸位于胸部正中,仅在餐后出现,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大部分的胃癌病例都被看作是局限性疾病伴有高倾向性淋巴结转移。已经证实,D3淋巴结廓清的胃切除术与D2相比生存率没有提高。由于肠系膜上淋巴结(14v)作为通向远处转移的门道,增加14v淋巴结的清除是否对患者生存率获益尚有
近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来自美国波斯顿大学医学院内科Luke Masha医师的案例描述。一名57岁的男性出现呼吸困难及咯血。病史:伴有累及肾脏的淀粉样轻链蛋白系统性淀粉样变性,长期肺栓塞史。当前正在服用来那度
胆石症在肝硬化患者中是高发的,这与多种导致结石形成的机制有关,包括肝脏受损胆盐运输不畅,雌激素升高引起的胆囊运动功能障碍,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黑色素结石形成,并随着肝病的加重胆石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无论是胆囊切
肝移植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肝源短缺,一些质量较差的移植肝脏可能引起移植物无功能或功能不良。脂肪变性就是一种影响移植肝脏功能的重要因素,它定义为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从而导致脂质囊泡的形成
推行粪便检查、乙状结肠镜等筛查项目可降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率,目前,关于结肠镜有效性的随机试验也正在开展,预计2020年左右出结果。粪便检查,如潜血试验,具有操作简便、非侵入性等优点,最初是为发现早期侵袭性肿瘤而设计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好发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结直肠肿瘤从良性发展,经过环境致癌因素数年以上的长期影响后才逐渐恶变,即腺瘤-癌顺序。结直肠肿瘤一般不认为与口腔癌有关联,但一些队列研究证明口腔鳞癌患者有较高的第二原发
美国FDA顾问委员会通过投票推荐增加一种新型抗生素复合剂的两个适应证,但是另一个适应证却未获得推荐。抗感染药物顾问委员会以11:1的投票结果赞成推荐头孢他啶(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据意大利新近研究,经典的乳糜泻症状已不再出现于大多数新近确诊患者。相反,研究者表明医生应考虑乳糜泻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即使患者并未在意。哥伦比亚大学腹部疾病中心主任Peter Green医生说:“从1970年代以来,在成人和
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CCA)位于左右肝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占所有类型胆管癌的50%以上。目前针对pCCA的治疗手段效果均不肯定,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当前pCCA的三种临床分期方法,Bismuth-Corlette分
自从19世纪末发现肠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肠神经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 EGCs)以来,仅仅把它认为是神经元的支持细胞。但是,最新的研究改变了这种观点,发现其在肠道稳态及消化系统疾病、非消化系统疾病调节过程
编者按:2014年马上就要进入尾声,又到年终盘点时,对于即将过去的“这医年”,医学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哪些新鲜事启迪了你的医学思维?哪些热议话题叫你一直“念念不忘”?又有哪些精彩你遗憾错过?知名医学
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IBD临床研究中心的Charles通过综合炎症性肠病(IBD)近年临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撰写了此综述,发表在2014年10月的Am J Gastroenterol杂志上。过去IBD最优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现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