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季少女化生乳腺癌一例化生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侵袭性强的乳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约占所有乳腺浸润癌的 0.2%-5%,进展较快,多数发现时已是高级别的巨大肿瘤,较少淋巴结受累,三阴性、低分化或未分化,高 Ki67。目前没有标
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的Boettler教授等在近期的Gut杂志上报道了一例伴胃内表现的水痘病毒感染病例。病例简介患者为70岁女性,严重痉挛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轻微腹泻。患滤泡性淋巴瘤2A期,2月前行自体干细胞移植。体格检查:轻
Barrett食管(BE)是一种癌前状态,BE并发上皮异型增生时进展为食管腺癌(OAC)的风险将大大提高,因此对早期肿瘤及时开展治疗是必要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射频消融(RFA)是替代手术治疗BE相关肿瘤的有效手段。为了评估EMR/ R
1、17.8 万美元:可能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贵的药物美国安进公司于近日宣布,公司新获批的 Blinatumomab 费用将达 17.8 万美元,成为当今市面上最昂贵的抗肿瘤药物。17.8 万美元包括两个疗程的价格,每个疗程 8.9 万美元。我们
电镜下的诺如病毒 Baylor药学院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84名志愿者参与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一种试验性诺如病毒疫苗能够提供对抗肠胃炎感染和症状的显著保护作用。作者补充道他们是首次研究发现疫苗具有
针对美国亚特兰大疾控中心病毒性疾病研究部门的Sharia M Ahmed等对于诺如病毒引发急性胃肠炎的相关研究,Lancet Infect Dis随刊的述评对其展开了讨论,指出了该研究的重大意义。诺瓦克病毒,为诺如病毒(见下图1)的原型代表株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在遗传性多发内分泌肿瘤1(MEN1)中的发生概率为30%-75%,有恶变可能,早期筛出pNETs显得十分重要。曾有研究报道,超声内镜(EUS)和5-羟色胺正电子发射技术(5-HTP PET)可能有助于发现MEN1患者中的胰腺病灶,但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当其可致严重症状而需治疗或引起并发症时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ORD)。在婴幼儿和儿童中,由于存在各种潜在症状且缺乏简单可靠、能广泛使用的诊断性检测方法,故难以鉴别生理性胃食管反流
发明创造往往都是双刃剑,医疗技术也是如此,医疗技术的进步,帮助医生更大程度的治疗患者和挽救生命,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事件。美国ECRI研究所是一家非盈利完全独立、致力于不断减少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机构,旨在不
来自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Mirna等通过虚拟病例诊治的方法,对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该综述发表在2015年1月的J ALLERGY CLIN IMMUN杂志上。图:EoE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提前药物干预对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效果如何一直都存在争议,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Kubiliun博士等对PEP药物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回顾,提示直肠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作为
众所周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是HCV患者预期寿命低于普通人群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显示,慢性HCV感染、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中,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未获得SVR者。那
近日Medscape公布了2015年美国同行的生活方式报告,我们来看看国外同行们的生活状态,欢迎大家在评论里面各种吐槽。这次调查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这一方面,包括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原因、各个科室的严重程度、年龄与性别差异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癌变经历肠化、低度异型增生(LGD)、高度异性增生(HGD)、原位癌、浸润性腺癌等过程。BE是食管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早期诊治和严密监控是阻断其
腹部脂肪根据区域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已有研究证实,肥胖与一些胃肠疾病有相关性,如糜烂性食管炎、结肠癌、食管癌和胆囊疾病等
1、22 岁男性 玻璃瓶插入直肠 5 年肛直肠异物在紧急服务中较为少见。大部分发生年龄在 30-40岁,且三分之二为男性。使用异物的目的通常是性爱 (如胡萝卜)、诊断(如水银计) 或者治疗(如冲洗导管)。直肠中异物大小可不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最普遍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对于PBC患者而言,肝细胞癌(HCC)为罕见但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然而目前仍无合适的手段来预测其发病风险。为了确定PBC患者发展为HCC潜在危险因素,来自英国的研究者们开展了一项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以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多于15个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抑酸药治疗无效。多项研究已证实,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年龄差异,但是国际胃肠病研究小组以及美国胃肠病学
急性胰腺炎每年的发病率为13-45/100000,是住院患者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也是院内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来自德国的 Lankisch等就急性胰腺炎自2008年以来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发表于2015年1月21日的The Lancet杂志上。病因胆囊
益生菌,顾名思义是指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常为细菌或真菌)。其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一定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其虽尚未通过美国FDA审批用作治疗任何疾病的药物,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