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脾脏炎性假瘤

近日,来自西班牙Ugalde医生等报道了一例脾脏炎性假瘤,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上。

案例陈述

一名56岁女性患者因怀疑肾绞痛进一步检查时发现脾脏结节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从孩提时代起就有胃脘痛和后背痛。既往未发现急慢性腹部病变。体格检查腹腔未及明显肿块,肝脾未及肿大。

腹部B超描述了脾脏65mm囊肿,伴内部钙化,与包虫囊肿相符。CT进一步明确肿块占据脾脏中三分之一,约72*62*61mm大小,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周围高密度,中央区低密度。没有囊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特征(图1)。血常规、生化和细粒棘球绦虫血清学检查正常。


图1 腹部CT

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脾切术。术后恢复可,并于术后第6日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

切除脾脏组织标本重650g,大小约12*11.5*7cm。肉眼观察:肿块包膜完整,色黄,是一个良性病变,中央有7cm坏死区(图2)。


图2 活体标本

镜下可见一个界限清楚的混合细胞群,血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孤立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占优势。坏死区和细胞碎屑及一些钙化灶形成“假肉芽肿”(图3)。


图3 组织病理

学习要点

1. 脾脏炎性假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病变,目前病理学原因尚未可知。

2. 临床无特异性症状,CT和MRI是有效的诊断工具。

3. 组织学特征是明确诊断的主要依据,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伴随坏死和纤维化区域。

4. 需与转移性肿瘤、淋巴瘤、脾梗塞、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浆细胞瘤、反应性增生、脓肿和感染性肉芽肿等相鉴别,尤其需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因此,行脾切除术取得病理结果是最佳确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