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s食管是一种癌前状态,其发展成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一旦发展成食管腺癌,预后将会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建议Barrett’s食管患者接受内镜随访,必要时治疗。但对于Barrett’s食管的内镜随访及治疗是否具有成
游河嬉水也会导致肠病吗?来自美国达拉斯ProPath研究所的Nielsen教授等在近期的Gut上报告了这样一个病例。一位27岁的男性,高加索人,因反复腹泻1个月入院,伴剧烈腹痛、烧心和体重减轻。症状常始于晨起早餐后,日间常3-4次水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病因仍未明确,也缺乏可信度高的检测方法提供其诊断的客观依据。一些患者发现,饮食不当可能导致疾病发作,也有研究人员证实,限制食用发酵类、单糖、双糖及麸质类食物对患者有益,因此食物作为IBS的触
美国每年会行超过5000万次的内镜检查,由于现在对使用过的内镜进行清洁的步骤得当,所以该过程中发生获得性感染的风险是极低的。但仍有数千起内镜上残留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事件发生,最近还有报道关注经内镜检查传播耐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是多发于小肠的一种特殊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类淋巴瘤少见,预后极差,由于其病理变化多样,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来自曼彻斯特大学中心医院的Lee教授等在2014年8月的Gut杂志上报道了这样一个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起的对结直肠癌及其他癌症(如子宫内膜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这些MMR基因突变主要包括MLH1、MSH2/Epcam、MSH6及PMS2等突变。国际共识建
便血是常见的肛肠病症状,可能源于各种病因,来自芝加哥西北大学的Cohen教授等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报告了这样一个病例。男性,82岁,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反复发作的便血由外院转入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直肠出血始于儿童
美国每年需进行超过1000万次消化内镜的检查,用于确诊、治疗干预或两种目的兼而有之。由于消化内镜需直接接触到体内粘膜表面,所以若内镜发生污染,则可能导致潜在病原体在患者-患者间传播,出现继发性交叉感染风险。北卡罗
2014年10月25-26日,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江苏,湖南,湖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十七个省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喜迎第二届渤海儿童消化病学论坛的开幕。 渤海儿童消化病学论坛以“前沿、创新、合作
图1:内镜下所见直肠肿块 图2:内镜下窄带成像所见近日意大利的胃肠病医生弗朗西斯·恩佐利在临床收治了这样一个病人,一位63岁老年女性因
来自伦敦皇家慈济医院的Laskaratos教授等报道了一个罕见病因引起腹痛、腹泻和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发表于近期的Gut杂志。患者,女性,62岁,腹痛腹泻。既往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史,且曾因慢性反流性肾病行肾移植手术。在外
患者在ERCP手术过程中暴露于电离辐射,这与X线平片和CT扫描一样,会增加终生患癌风险和引发其它不良的辐射后果。终生患癌率风险值的评估基于辐射有效剂量。后者以希沃特(Sv)为单位,可用于不同放射手段间的对比。一般一次普
临床上传统训练ERCP的方式往往是导师带教在实践中练习,这不仅受到伦理牵制,更重要的是操作者的经验缺乏会导致医疗风险的增加,所以ERCP生物模型的制作在近十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现有的许多模型存在造价昂贵或者依赖活
有穿刺功能的共聚焦内镜是近年来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实现体内、实时观察组织的微细结构及上皮形态。且小型探头的应用使得对胰腺病灶内壁的观察成为可能,称之为nCLE。至今为止,尚无针对胰腺囊性良性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可分为间质水肿型及坏死型,其中后者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与死亡率相关的因素包括脏器衰竭及胰腺脓肿(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 AP早期患者主要死于脏器衰竭,称之
2014年11月13日NEJM杂志临床影像栏目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患者,76岁女性,体健,因持续性直肠出血和腹痛做选择性结肠镜检查。检查过程因乙状结肠冗长而延迟,检查后,腹部突然膨胀并出现腹膜刺激征。站立位胸部平片显示张力性气
图. A为窄带成像下肿瘤性息肉,B为窄带成像下非肿瘤性息肉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是预防结肠癌死亡的有效手段。实时内镜诊断即内镜操作医生在发现息肉时做出组织学诊断,有着媲美病理诊断的临床特点,且费用要低。窄带成像(NBI)是
小于5mm结直肠息肉很常见且多数是良性的,常规来说,都要切下后做组织病理确定监测周期,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窄带成像技术(NBI)可提供可靠的实时内镜下光学诊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Kaltenbach教授,联合堪萨斯等三所大学
根据当前指南推荐,当第一次肠镜检查发现肠道准备不足时(定义为肠镜时不能发现大于5mm的息肉),应尽早做第二次肠镜复查。然而此处肠道准备质量的评价却没有依据相关的评分或分级。大多数临床医生目前倾向于对这类患者采用
克罗恩病患者中有大约80%累及小肠,其中有1/3的患者小肠是唯一病灶。传统胃镜及肠镜不能评估小肠炎症活动程度,故小肠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患者或者疑似克罗恩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尽管通过小肠胶囊内镜对小肠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