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示环周切缘阳性
研究要点
在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强调环周切缘这一概念。然而术前MRI评估环周切缘与预后的关联尚未有报道。为此,来自英国皇家Marsden医院放射科的Fiona等医师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月1日的JCO杂志上。作者发现术前MRI显示环周切缘阳性与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
该研究随访了374位直肠癌患者,研究术前MRI环周切缘、术前AJCC TNM分期,以及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局部复发时间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高分辨率的盆腔MRI扫描,直肠肿瘤距盆筋膜脏层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认为是MRI环周切缘阳性。在校正术前多种变量后,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RI环周切缘与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
随访的中位时间为62个月。MRI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2.2%,而MRI环周切缘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42.2%,危险比为1.97(P<0.01)。而5年无病生存期前者为67.2%,后者为47.3%,危险比为1.65(P<0.01)。MRI环周切缘阳性患者的局部复发危险比为3.50(P<0.05)。在考虑多种变量后,MRI环周切缘阳性是评估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局部复发仍然有用的分期指标。
该研究发现,术前使用高分辨率MRI评估环周切缘比使用AJCC TNM分期更能评估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MRI环周切缘阳性与术后远处转移高度相关。
研究背景
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1/3,已是西方国家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术前治疗是有益的,但根据治疗方式选择合适的患者同样重要。病理学家认为,肿瘤距离环周切缘在1mm内预示局部复发和不良的预后。沿盆筋膜脏壁层间锐性分离,完整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系膜,其中包含脂肪、纤维结缔组织和淋巴结。如能完整切除肿瘤并环周切缘阴性,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局部复发。
尽管CT、内镜超声(EUS)和MRI对术前肿瘤及淋巴结分期显示出可接受的精确性,但CT和EUS都不能评估可疑的环周切缘。目前术前治疗用于EUS或CT分期为T3-T4期,以及淋巴结阳性的病例。80%的直肠癌术后患者均在此分期内,肿瘤局限于肠壁或者已超过盆筋膜脏层。因此可以说,针对局部复发风险大的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更能提高最终结局。
高分辨率MRI能清楚的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及其与盆筋膜的关系。尽管MRI评估环周切缘的精确性已经明确,但其对预后的重要性是未知的。并且没有证据显示MRI环周切缘情况是否独立于AJCC TNM术前分期。针对这些情况,该研究对MRI环周切缘术前分期、AJCC TNM分期、临床和病理变量,以及临床结局的预测方面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