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板螺钉用于胸椎固定安全性较好

椎弓根螺钉固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稳固融合节段的金标准,具有良好的融合率,但是随着其技术的普及开展。与此相关因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关节囊及关节面的破坏、内置物本身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干扰所致的腰痛和相邻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对于椎弓根固定系统而言,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少、费用低廉、术后康复快等众多优势而被认为在腰椎融合术中除椎弓根固定以外的一种有效固定方法。

尽管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已大量地应用于腰椎病变的固定融合治疗,但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胸椎病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用于胸椎固定的安全性,美国学者Woojin Cho等进行了一项尸体研究,该研究结果已在近期 Spine 杂志上。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从15具尸体上获得了T1至T12节段的胸椎并排除任何有骨结构异常的节段,然后用1-mm的CT对获得的胸椎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15具胸椎标本中,11具胸椎标本从T1至T12被逐节段分离,被称为S组;其余4具胸椎标本未被分离,被称为N-S组。

在每一个胸椎节段上逐个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在T1–T6节段的胸椎标本上置入的螺钉直径为4mm,对于T7–T12节段置入直径为3.5mm的螺钉。研究者分别采用1°螺钉置入法与2°螺钉置入法两种置入方法。1°螺钉置入的进针点位于与置入螺钉外径高于棘突椎板连接处下缘的距离相等的范围内。2°螺钉置入的进针点位于与置入螺钉外径低于棘突椎板连接处基底部上缘的距离相等的范围内。如果由于1°螺钉置入导致空间不够时,2°螺钉置入时螺钉直径可相应被缩小。

图1.胸椎标本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钉道示意图。

 

图2. 初次与第二次置钉后CT所示的内侧与外侧骨皮质完整。

 

图3. N-S组中,螺钉从上之下成平稳过渡排列,可用钉棒相连。

该研究结果显示,S组中有23个胸椎节段标本由于椎体解剖变异被排除,剩余的147个标本均置入了螺钉。没有1个标本在行2°螺钉置入时由于1°螺钉阻挡而被缩小,且没有一个标本因螺钉置入出现骨皮质破裂。N-S组中,CT确诊了4例内侧骨皮质破裂与3例外侧骨皮质破裂,但均为轻微的骨皮质破裂。所有标本均未因置入螺钉而出现关节突损伤,且在置入螺钉时均未受到肋骨的阻挡。

该研究结果表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用于胸椎节段的固定同样是安全的,但仍需进一步在活体上观察其中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点击关注「骨科时间」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 5 个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