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机械通气是髋臼术后异位骨化唯一危险因素

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7%至100%之间,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既往研究发现手术入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异位骨化的发生,和髂腹股沟入路或扩大髂股入路相比,Kocher-Langenbeck入路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较高。双侧入路、转子间截骨也会增加异位骨化的风险。同时,异位骨化还与男性、合并颅脑外伤或胸腹外伤、延迟手术等因素有关。

美国的学者Reza Firoozabadi对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惊奇的发现只有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超过3天)是导致出现严重异位骨化的唯一因素。创伤严重评分、性别、骨折是否粉碎、头胸部简明损伤评分等其他因素与严重异位骨化之间并无联系。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1月的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研究一级创伤中心临床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通过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的髋臼骨折508例患者。术后并不常规使用放疗或服用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有49例患者因合并通常股骨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而服用吲哚美辛而被排除出研究。又有147例患者因为失访或者影像资料不全而被排除出研究。剩余312例患者的个人受伤及手术情况等资料被纳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骨折类型与合并损伤情况见表2和表3。

表2 患者骨折的Letournel分型

 

表3 合并损伤情况

  

共有38例患者出现严重异位骨化(Brooker 分型III级 或IV级)),占12%(38/312),详见表5。该组患者并无特殊不良主诉,但是有些患者存在疼痛、髋部僵硬、坐骨神经受压的麻木/无力等症状。有5例患者进行了异位骨化清除手术。

表5 异位骨化严重程度的情况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出现严重异位骨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导致出现严重异位骨化的唯一重要因素。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一天,发生严重异位骨化的比值比为7.1。创伤严重评分、性别、骨折粉碎程度、股骨头是否插入髋臼、髋关节脱位、脱套伤、关节内碎块、合并其他骨折、头部或胸部简明损伤评分等十个因素与严重异位骨化之间并无联系。详见表4

表4 严重异位骨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此次研究,事先排除了接受吲哚美辛预防的髋臼骨折患者,并且是对同一手术入路患者进行的回归性研究,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作者认为对于需要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患者应加用预防性措施来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