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钢板和双钢板固定肱骨远端骨折效果相当

原文标题:关节外的肱骨远端骨折需要使用双钢板固定么?

肱骨髁上关节外骨折(AO/OTA A2型)约占全部肱骨骨折的10%-15%。发生这种类型骨折的人群呈现双峰特点,即常见于20岁出头的年轻男性和80岁以上的女性。肱骨远端骨折的远侧断端可供螺钉固定的空间有限,因此手术往往存在一定难度。一些手术方法也多是基于关节内骨折的研究。一般对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推荐采用双钢板相对或平行放置。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认为双柱钢板固定更有优势,但对于关节外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否还需要行双钢板固定仍不甚清楚。

采用双钢板的不足在于需要更多的剥离,同时要显露肘关节的后方和内侧。尺神经损伤、伤口并发症、肘关节僵硬都是双钢板固定的常见并发症。而要减少手术显露和源自肘关节内侧的并发症,则可以考虑使用外侧单一钢板固定。在作者所在医院,常采用适合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特点的单一锁定钢板进行固定,该钢板和标准的4.5mm钢板厚度相当,但仍可以使用3.5mm的锁定和非锁定螺钉。

虽然肱骨远端锁定钢板很常用,但对于关节外的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和生物力学信息仍较为有限。Korner等认为,两块锁定钢板和非锁定钢板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刚度,Tejwani等对对3.5mm的单块锁定钢板和双重建钢板固定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双钢板固定比单块刚度更好。来自的马里兰大学骨科的Jeffrey D. Watson等将标准预弯的双锁定钢板和生物力学稳定性和固定于外侧对的单一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图1)。

图1 双钢板固定(A)和单钢板固定(B)

对12对非骨质疏松的肱骨尸体标本制作肱骨髁上关节外骨折的模型,同一骨折断端间留取2cm的间隙,以尽量和AO/OTA A2型骨折保持一致。骨折远侧断端长约35mm(图2),其中一组于后外侧放置单一锁定钢板,另一组相对放置两块经过预弯的锁定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均使用锁定螺钉和非锁定螺钉混合固定(图3)。每个样本均于屈曲位和内翻位接受循环载荷直至内固定失败。对两组中导致失效的平均循环次数、应力、移位情况和力学刚度进行比较。

图2 截除2cm的骨质同时保持远侧骨折端长35mm,以此来模拟粉碎性骨折。

图3 单钢板和双钢板进行的混合固定,即在近侧骨折端使用非锁定螺钉,在远侧骨折端使用锁定螺钉

单钢板固定的刚度为1072牛/毫米,双钢板固定的刚度为722牛/毫米。内固定失败的平均循环次数:单钢板为3586次,双钢板为2772次(P=0.42)。失效的应力:单钢板428牛,双钢板为380牛(P=0.56)。所有内固定的失败均发生于钢板和骨的交界面,而非内固定仍保持完好。

专为肱骨远端设计的单钢板和预弯双钢板均有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单钢板手术减少了手术时间,无需暴露肱骨的后方和内侧,因而这个结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肘关节内侧,减少暴露避免了医源性损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