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形术成功治疗高安动脉炎血管内螺旋状通道一例

近期,克里斯蒂安医科大学的Joseph博士等在JACC IMAGES IN INTERVENTION上报道了一例高安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欢迎各位战友留言讨论。

一、病例介绍

43岁男性患者,出现头晕,一过性黑朦,双上肢乏力和双下肢跛行症状。在美国多家医院均诊断为高安动脉炎,并且炎性指标正常,表明处于不活跃期。

血管成像可见双侧颈总动脉血管壁上出现节段性缠结的螺旋状通道,且仅有部分血流通过(图1A、1C和1E)。双侧锁骨下动脉也有长节段堵塞,但相对稳固,未见到其中形成血管内通道的成像证据。


图1:A和C 血管造影示右侧远端和左侧近端颈总动脉病变节段缠结的螺旋状通道(分别用黑箭头和白箭头表示,A至F同样使用);B和D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后用单一大型管道替代多形性通道的与前面相对应影像;E 主动脉弓水平可见病变的颈总动脉节段和双侧堵塞的锁骨下动脉(中空箭头示);F 术后两年随访可见明显的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支架

二、治疗及预后

经患者本人同意,病变的颈总动脉节段穿过0.04英寸的可操纵的亲水导丝,然后球囊扩张和安放自扩张支架来形成有正常血流的单一通道代替多血管通道(图1B、1D)。在没有进行脑保护情况下,两侧的介入手术间隔6个月,这样也是相当简单的做法。锁骨下动脉的堵塞也用标准的支架植入方法贯通。

术后两年随访,血管造影示明显扩张的颈动脉支架和略微再狭窄的锁骨下动脉支架(图1F)。随访期间患者未诉特殊不适。

三、学习要点

高安动脉炎,又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本病在世界各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亚洲地区比较常见,而西欧国家罕见,多见于年轻女性。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后自身免疫有关。

其中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壁上的炎性改变继发贴壁血栓从而引起血管堵塞是很常见的;栓子逐渐机化和变成纤维斑块从而形成了众多的血管内通道。在一些案例当中,这些通道可以重建部分既往已睹塞血管的血流。

本病例中,患者处于非活动期,由于慢性纤维化引起的血管壁内众多通道形成并且血流局限,有必要通过介入手术来使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