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中段骨折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

过去的观点认为,移位性锁骨中段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很少出现骨不连和症状性畸形愈合,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2007年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移位性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术后1年随访时的发生骨不连比例明显更少且功能评分更好。在此之后,又有6项随机对照试验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一项基于上述研究的meta分析在对212例手术病例研究后发现,全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9%,其中骨不连的比例为1.4%。此外,切开复位的术后感染及骨折畸形愈合却很少见诸报道。

锁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括钢板和髓内钉两种方式。有meta分析对比较这两种方法的4项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钢板内固定出现钢板突出、皮肤激惹及持续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但两者的功能评分、骨不连、畸形愈合、感染率、假体失败率和再手术率等均无差异。

锁骨中段骨折本身并发症并不多见,仅在一些病例报道中偶可见臂丛损伤、锁骨下血管损伤和气胸的报道。在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的病例中亦可见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报道,一些学者因此基于尸体标本对术中钻孔深度、钻孔角度、螺钉长度及同侧上肢的位置进行了研究。

在最近的一些临床报道中,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并发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来自Toronto Western Hospital, Toronto的Timothy Leroux, MD的等对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单纯锁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大样本人群的再手术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撷取了数据库中2002-2010年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锁骨中段闭合骨折的病例,年龄16-60岁之间,主要研究结局为术后2年内因单纯取出内固定、皮肤激惹、深部感染清创、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产生的再手术率。次要研究结局是锁骨骨折的少见并发症,包括气胸、锁骨下血管损伤、臂丛损伤。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和术者因素的影响。

表1 排除标准

研究共纳入了135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锁骨中段骨折,平均年龄32岁,其中男性81.3%。接受至少一次锁骨骨折二次手术的患者占24.6%。再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是单纯假体取出(18.8%),其中女性的风险最高(OR 1.7;p = 0.002)。内固定取出的平均时间为12个月。因骨不连、深部感染、畸形愈合而再手术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1.1%,再手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个月、5个月和14个月。锁骨骨不连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 2.2; p = 0.04)和较高的并发症评分(OR,2.8; p = 0.009)。发生气胸16例(1.2%),但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损伤均不超过5例。

表2 人口学资料

表3 和再手术明显相关的人口学因素

作者总结,锁骨切开复位的患者中约有1/4需要接受二次手术,其中最常见原因的是单纯内固定取出。虽然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感染而再次手术的比例较低,但和以往文献报道相比有增加的趋势。气胸和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不高,目前仍可以认为是锁骨切开复位的罕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