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切口及其缝合技巧改进

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近来备受关注,但该手术经切口直接放在引流管,常有切口漏液或漏气发生,此外,在切口缝合固定引流管还影响美观。为解决这些问题,来自韩国釜山国立大学Yangsan医院的Bong教授等对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及缝合方法进行了改进,最近在Ann Thorac Surg杂志发表。

作者完成单孔胸腔镜手术时,切口位于第五肋间隙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首先在第六肋下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肌层时,在皮下组织与胸壁肌肉之间向上潜行分离,至第五肋间隙进胸(图1A),并在切口内放置保护器(图1B)。手术完成后,采用蚊式血管钳经皮肤切口穿过胸壁肌肉至肋间隙切口放置引流管(图1C、D),由此将切口与引流管分隔。


图1. A.皮肤切口位于第六肋下缘;B.放置切口保护器;C.采用蚊式血管钳穿过胸壁肌肉安置引流管;D.在主切口下方1cm处置入引流管。

缝合切口时采用薇乔线缝合并固定引流管。皮下组织缝合的第一针紧靠引流管,先以2-0薇乔线缝合,打结前通过该缝线固定一尼龙线(图2A),然后继续完成皮下组织及切口缝合。完成切口缝合后,直接以该预置的尼龙线固定引流管(图2B)。作者采用上述方法完成28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相关的问题。


图2. A.紧邻引流管采用2-0薇乔线缝合第一针,并通过该缝线固定一尼龙线;B.切口缝合完毕后通过尼龙线固定引流管。

总之,这一系列改进措施对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本身而言并不是很重要,但有有助于使手术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