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A期肺鳞癌仍需行淋巴结清扫术

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亚肺叶切除比较感兴趣。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对选择合适的患者行亚肺叶切除至关重要。即使对于Ⅰ期NSCLC有时也可能在病理检查中发现淋巴结转移。因此,即使对于分期准确的小体积淋巴结阴性的NSCLC也推荐系统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正确预测淋巴结阴性的NSCLC患者,那么这些患者就没有必要行系统淋巴结清扫了;即亚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且不需要系统淋巴结清扫就成为可能。作者曾报道过高分辨CT(HRCT)和PDG-PET/CT对预测早期肺腺癌有用。然而,对于肺鳞癌的术前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还不是很清楚。为了发现ⅠA期肺鳞癌的淋巴结状态的预测因子,日本广岛大学的 Morihito Okada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没有找到合适的预测因子,文章最近发表在EUR J CARDIO-THORAC上。

本研究分析了100例ⅠA期肺鳞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了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对CT示的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PDG-PET/CT的SUVmax值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有12%的研究对象存在淋巴结转移,54%的研究对象存在病理上的肿瘤侵袭,例如淋巴结转移和/或淋巴管、血管或胸膜侵润。肿瘤的大小、SUVmax值、血清癌胚抗原和血清角蛋白19片段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其ROC曲线下面积对分别是0.54, 0.46, 0.47 和 0.42(图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这些术前参数中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样,也没有发现用于ROC曲线或多变量分析肿瘤病理侵袭的术前预测因子(图2)。

图1 :ROC曲线预测淋巴结转移。

图2 :ROC曲线预测淋巴结转移或病理侵润(淋巴管、血管或胸膜侵润)。

上述结果显示,没有发现能够预测ⅠA期肺鳞癌淋巴结转的临床预测因子。对于这类肿瘤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是明智的。如果拟行亚肺叶切除,那么推荐行肺段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且优于楔形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