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例

除了放疗及化疗,射频消融术(RFA)在最近也成为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临床研究者和美国FDA都警告称此项治疗会伴发严重并发症。来自意大利的Claudio Andreetti教授团队报告了一例患者接受RFA后出现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及诊疗。

患者男性,73岁,伴COPD病史,PET/CT及肺穿刺临床诊断为T4N0M1肺腺癌。6疗程GP化疗后1个月接受了右肺病灶的RFA,立即CT扫描未见异常。然而第8日,患者突发气促、持续咳嗽、咳血及高热。CT及细菌学诊断为右肺空洞病灶,败血症性胸腔积液及严重的气胸。

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注及局部胸腔灌洗,必要时给予了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第16日,CT发现空腔变大及右肺严重萎陷。于是放置单向支气管内活瓣(EBVs)阻止漏气,在右肺上叶支气管放置三个EBVs后成功阻止漏气。术后第7日,漏气显著减少,发热、气促、咳血均缓解。在此期间仍持续每日一次的抗生素胸腔灌洗。

复查CT发现空腔显著性缩小,复检胸腔积液提示无菌。于是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填补空腔及阻止漏气。45ml患者静脉血大概可以提取10ml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停止抗生素灌洗,放置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第四次之后,患者漏气停止,CT提示空腔闭合,此后患者好转出院。


图:患者治疗前后CT所见

肺RFA是不可切除肺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死亡率,重度并发症发生率及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据报道分别为0-5.6%,3.0-24.5%,21.3-64.9%。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发生率在30-53.8%之间。然而,只有10%的患者需要行胸腔引流治疗。

在这次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处理中,这种多学科的治疗手段是成功的。EBVs成功阻止了严重的漏气,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即时得到极大的缓解。自体血小板凝胶的运用在组织修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够释放一系列的重要的生长因子。更重要的是,自体血小板凝胶能使得瘘口彻底封闭以及填充肺部空腔,从而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