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可用于评估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诱导化疗疗效

诱导放化疗后手术切除是目前局部晚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诱导放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肿瘤残留小于10%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尚缺乏预测患者对诱导治疗病理缓解情况的评估指标,而该指标对于确定诱导治疗后的肺癌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是继续诱导治疗,手术切除,还是其他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目前PET/CT广泛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但其在评估肺癌诱导放化疗效果中的作用目前尚缺乏依据。鉴于此,来自荷兰的C.G. Vos医生开展了一项研究,以确定肺癌诱导治疗后FDG摄取值改变是否可以预测患者病理学缓解情况,同时评估残余肿瘤量与诱导治疗后FDG摄取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纳入拟行三联治疗的肺上沟癌患者,患者于诱导放化疗前后常规行FDG PET/CT评估,收集PET/CT的多个SUV(标准摄取值)指标,包括,SUVmax(最大标准摄取值),SUVTTL(肿瘤-肝脏摄取比),SUVpeak(活性最高的1mm3体积肿瘤SUV值)。

为了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根据肿瘤组织中残余活细胞百分比进行如下分级:3级:无肿瘤细胞残留;2b级:残存肿瘤细胞所占比例<10%;2a/1级:残存肿瘤细胞所占比例>10%。

该研究最终纳入23例患者,其中8例(35%)患者经诱导治疗达到3级缓解(无肿瘤细胞残存),另有8例患者经诱导治疗达到2b级缓解(残存肿瘤细胞占比<10%),而其余7例则为2a/1级缓解(残存肿瘤细胞占比>10%)。

该研究进一步分析SUV值变化与病理学缓解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SUVmax减少55%可提示诱导治疗后2b/3级肿瘤缓解,敏感度为85%,特异性为100%,其余SUV指标,如SUVTTL,SUVpeak,SUVPTL等对2b/3级肿瘤缓解有预测意义。仅ΔSUVTTL和ΔSUVPTL对3级肿瘤缓解有预测价值。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肿瘤残余量与诱导治疗后SUVpeak值及SUVPTL值具有显著相关性。

通过上述结果,该研究认为通过PET检测各SUV值指标对于评估肺癌诱导治疗后的缓解情况,肿瘤残存状况有着重要价值。该研究为PET在评估诱导放化疗后肺癌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