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全教授:肾癌靶向治疗耐药性与克服对策

肾癌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是肾癌靶向治疗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其耐药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分为继发性耐药和原发性耐药两种。对此,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胡志全教授在 2015 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肾癌高峰论坛(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Renal cancer Experts, CORE)席间,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肾癌的核心信号通路、耐药机制及其最新治疗进展。

点此查看详情 >

胡志全教授简介

主任医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推荐学习】传统的细胞因子治疗肾癌,其临床控制率只有 10%-15%,而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针对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上的一个或多个环节进行阻断,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开创了一条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建立了「晚期肾癌全程靶向治疗」的新理念。上海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叶定伟教授对于未来晚期肾癌全程靶向治疗方案有着一番自己的解读。点此查看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