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尿石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肾下极结石是肾结石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很难自发性排出,也是最需要治疗的一种。但对于肾下极结石(尤其是≤20 mm的结石)的治疗还存在许多争议。
近日,来自英国阿伯丁皇家医院的 Donaldson 等学者在 European Urology 上发表了一篇 meta 分析,系统地回顾分析了冲击波碎石术(SWL)、逆行肾内手术(RIRS) 及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在治疗成人≤ 20 mm的肾下极结石中的疗效。结果表明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在3个月内的结石取净率(SFR)方面优于冲击波碎石术,但考虑到其他的临床结局,3种术式孰优孰劣目前尚不能下定论。
该研究共纳入了7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 691 名肾下极结石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为3个月内的结石取净率。研究人员分析三种术式3个月内的结石取净率后,发现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均优于冲击波碎石术。
结石体积的亚组分析表明,对于>10 mm的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冲击波碎石术。但对于≤10 mm的结石,这两种术式获益显著减少。据已有的资料,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中位结石取净率高于逆行肾内手术。在其他临床结局如住院时间、再次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由于数据的有限性和异质性,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结石取净率最高,但经皮肾镜取石术侵入性更大,住院时间更长。逆行肾内手术的结石取净率高于冲击波碎石术,尤其是对于 10-20mm 之间的结石。然而冲击波碎石术侵入性最小,恢复期最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同时,由于缺乏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疗效的比较以及除结石取净率以外其他临床结局分析,3种术式的优劣尚无明确结论。衡量其他的临床结局指标,尤其是直接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还需进一步的前瞻性对比研究。总的来说,目前肾下极结石治疗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专业的知识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