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我国泌尿外科事业令人振奋自豪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金秋十月,我来到美丽的济南,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在这短短的4天时间里,全国泌尿外科同道齐聚泉城,共享此次学术盛宴;作为刚刚踏入泌尿外科殿堂的我来说,不仅为各位泌尿外科大师的风采所折服,更被精妙的学术内容所深深吸引。“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与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更让我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泌尿外科医生的信心。

“顶天•立地”——我为成为一位泌尿外科医生而自豪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在本次会议期间提出了“顶天”和“立地”两项大计,涉及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继续教育、科学普及以及指南编写推广工作。

在本次大会期间,我认真聆听了孙颖浩教授、黄健教授、叶章群教授和王建业教授所作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报告,内容分别涉及前列腺癌、膀胱癌、结石和尿控。“人心齐,泰山移”,四份高质量的大会报告不仅从全国角度体现了泌尿外科各领域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从内容背后展现出了我国泌尿外科同道强大的凝聚力。

全体大会期间,来自SIU、EAU、AUA和KUA的国外专家分别分享了关于机器人手术、前列腺癌复发、鹿角形结石和输尿管重建的相关内容,同样让我获益匪浅。

王峰教授在全体大会上向大家介绍了西藏地区泌尿外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这让我感受到本次年会在学术方面“高大上”的同时,整体内容更“平易近人”和“接地气”。

在每日一期的会讯上,我了解到,本次年会的西部行计划——免费资助100名边远地区泌尿外科医生参加本次年会,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年会组织工作的细致与认真。而身处在如此一个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处处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术团体中,我深切得感到荣幸和自豪。

“精彩•纷呈”——各分会场展现当今学术的饕餮大餐

各学组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内容包含了泌尿外科各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由于各分会场的日程安排是同时进行,因此我按照个人兴趣参加了创新分会场、尿控学组分会场和微创分会场的交流。

本次创新分会场乃历届CUA年会的首创,旨在鼓励临床治疗技术,转化医学、设备和器材的创新和突破,在这里,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在这里,可以有各种奇思妙想。在会场发言中,王东文教授的《3D仿真技术在肾区精准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尿控分会场方面,我院张耀光教授的《骶神经 InterStim 电调节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了大会优秀论文奖;在与全国同道的交流过程中,我从各位专家的报告中吸收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宝贵的治疗经验。

在微创分会场,学术气氛更是浓厚,当我来到这时,已经是一座难求。机器人及新技术,3D腹腔镜,单孔/NOTES,都是微创泌尿外科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

孙颖浩教授的《国内单中心大于500例机器人手术的手术经验》和张旭教授的《6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除术的手术体会》给我印象颇深。在感叹手术技巧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勤奋苦练和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严谨•求实”——我眼中的CUA年会

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之一,参与了本次年会的部分组织工作。从年会前期的策划,会场的实地考察,交流论文的筛选,大会组委会对于参会代表吃穿住行细致的安排及周详的考虑,每一个环节无不浸透着组织委员会及所有专家的辛劳和汗水。

本次年会精彩纷呈的开幕式、与时俱进的微信CUA书架平台、创新分会场的设立以及Take Home Message等环节,都是组织者们讨论到深夜、一步步考察论证其可行性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深感策划与组织的不易,更为每位大家严谨、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所深深打动。见贤思齐,这份特殊的参会经历,成为了我本次年会的另一大收获。

本文作者:张大磊 张耀光(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