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14届毕业生授予学位仪式昨日在吉林大学举行,李元元校长为毕业生授予学位。授予学位间隙,李元元用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整座长春就坐落在吉大校园里。”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吉大的大。现在,你可以用这个新论据了
6月27日,复旦大学2014届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3000多名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 在毕业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教授寄语毕业生,守护知识分子尊严必须坚持理性,守护自由理性就是
特权的影子无处不在,近日厦门大学校长公然摆起就餐特权,这究竟是溜须拍马使然还是蔑视民主人权?据此,教授谢灵急书公开信一封怒轰校长。厦门大学谢灵教授给朱崇实校长的公开信:主题:致朱崇实校长朱崇实校长:你好!厦大几年来盛
今日中午,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该校女教师谢灵公开信指责的说法不实,不存在特殊待遇。近日,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朱崇实的一封信在网上热传,她指责学校教工自助食堂常常无菜可吃,而
最近,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发现自己被“群众路线”了。去年6月18日,她写给校长朱崇实的一封信,指责教工食堂对普通教职工冷漠怠慢,仅在校长出现时殷勤服务,而校长对此听之任之。“很好笑,写的是群众路线火热,其实是老黄
一个独立咨询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宣布,英国动物研究的政府验收工作可能需要进行评估。该报告也将为帝国理工学院该领域工作带来压力。动物科学委员会表示,负责该领域的大臣“将考虑是否继续信任”帝国理工学院高层人物、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欢迎同学们、家长们、和老师们参加生命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这也是老生物系、生命学院过去三十年第一次为毕业生郑重而又隆重地举行仪式,共同庆祝同学们人生
还有不足两月,也就是今年8月底,朱清时就要卸任南科大校长。离开学校,朱清时将何去何从?2014年7月2日,朱清时在办公室里接受了齐鲁晚报记者的专访。离任之后会去故宫博物院齐鲁晚报:您在南科大工作了五年,也是南科大备受争议
在离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Kendall广场Genzyme大楼不远的地方,即将诞生第二家为与生命科学相关公司打造的共享实验室空间(第一家是LabCentral)。“大众创新实验室”项目背后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表示,该区域很可能比此前的LabC
记者日前从辽宁省教育厅获悉,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辽宁省实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政策。据悉,此举意在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在辽宁均可以享受国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部公布的报告《2025年的世界:10项革新预测》,到2025年,飞行员执照将成为成年人的新通行证,量子远距传物将成为可能,从住宅到报纸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实现数字化。汤森路透的
刘道玉五年前,在朱清时被南科大遴选为首任校长时,他曾经专程前往武汉,拜会另外一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五年前的那次相会中,两人曾认真交流过当时高校的教育困境和改革难题。一晃五年时间过去,朱清时即将卸任
“科学中国人(2013)年度人物”7月5日揭晓。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天宫一号”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4G掌门人”、东南大学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报道,澳大利亚全国高等教育联盟日前对全球大学学费进行比对发现,在世界排名前500所大学中,澳洲的学费以平均每年7500澳元位居前列。该调查显示,尽管澳洲的平均学费目前排在英国、美国、日本、爱尔
8日,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的一封信在网上热传。她公开批评校长吃饭搞特权,无视教师权益。当日中午,厦门大学校长公开回应称,该指责说法不实,不存在特殊待遇。 女教授炮轰校长搞特权 谢灵的这封公开信实际上写于2013年
当前,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迫切。社会舆论的焦点涉及院士退休制度、待遇行政化、学术腐败以及院士遴选的透明公正等方方面面。 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发展、社会变革,我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经历了起起浮浮。而今,作为知
别人挂了院士名字的项目被批准后,院士也能顺便收获利益,这种病态的循环形式很容易造成学术垄断,科研经费的使用,人才的培养都会因此出现偏颇。 日前,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从院士
中国首位留学生容闳 我很开心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想跟大家讲一件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知识的来源。这故事源自留美幼童。 为什么这样讲?我们
2014年6月15日,一个微风习习的早晨,斯坦福大学体育场,2014毕业典礼隆重举行。1678名本科生,2313名研究生,1006名博士生被授予学位。比尔-盖茨和他夫人梅琳达-盖茨双双换上了学士服,站在了演讲台上。这是斯坦福大学毕业典
大学应该什么样?在参观采访了远离北京和莫斯科的托木斯克大学之后,记者感觉自己或许隐约看到了“完美的大学模样”。 在辽阔宽广的俄罗斯,在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在一个曾经不允许外国人进入的“涉密城市”,竟然有一座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