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括约肌损伤(OASI)史是阴道分娩的一大危险因素。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Edozien 等使用国家卫生部的医院病数据库(HES),对初次分娩阴道三度、四度撕裂以及随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发表在BJOG杂志上。
该研究调查了在2004年4月-2011年3月期间进行阴道分娩并于2012年3月前进行二次分娩的639 402名产妇。研究发现,初次分娩中会阴三度、四度撕裂的女性发生严重会阴撕裂的风险增加五倍,初次分娩有OASI史的英国女性更可能在第二胎时选择剖腹产。研究人员认为提供的以人群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可以推广到英国产科临床实践中。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Barber博士对Edozien L等的研究做了一个简短评论。Barber博士认为,英国HES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地区不同从69.5%-98.0%不等。产科数据的准确性因孕妇变量导致的数据缺失率非常高,其中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此外,本研究的另一个限制是缺乏关于初始的OASI和分娩功能性结果的数据。OASI不仅是大小便失禁的诱发因素,也是产科骨盆盆底损伤的标志,可导致进行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以及骨盆盆底障碍等。
有OASI史的患者,初次分娩后导致的大小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比例是多少,而这对二次分娩有什么影响?尽管目前的证据有限,但仍有数据表明第二次阴道分娩即使之前没有OASI史,也可能增加新的括约肌撕裂的风险,并加剧已有大便失禁的情况。虽然选择性剖宫产可以缓解盆底器官进行性损伤和恶化,但目前仍有争议。
因此,在获得导致盆底损伤的相关数据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类似的模型来预测孕妇及产科医生是否应该对OASI史的孕妇实行剖腹产,降低再次阴道分娩对母婴伤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