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下午到今天,很多网友都在转发一条“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因医闹停诊“的通告。
这条落款是“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的通告并没有盖章,内容大致是:因近日医闹严重干扰产科的正常工作,且使两位已怀孕的产科医生出现先兆流产、先兆早产,造成接诊人手不足,无法正常工作,加上考虑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产科决定27日停诊。
浙江在线记者核实:该通告并没有发出,医院今日正常接诊且秩序良好。但医闹事件也确实存在,从23号开始至今,事情还没有解决。
核实:有这则通告但未发出 今日接诊正常
浙江在线记者今天上午来到了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该院住院部与门诊均正常上班,且有民警和协警巡逻。一位值班护士说,“他们昨天还来闹过,但今天没看见他们来”。
医院的负责人说,“你看这个通告上没盖公章,那就是没有效力的,而且我们医院今天没有停诊,秩序是良好的,家属确实来闹过,但是事情还在解决当中。”
对于通告里提到“对医务人员围攻、谩骂、恐吓,已致我科两名医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该院医务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昨天有一个怀孕的医生因为这件事出现先兆性流产迹象,她请了今天上午的假,另一个怀孕多时正在待产的医生也查出了先兆早产,科室里又临时调不出人,所以当时确实打算今天上午停诊了。
“因为家属人多,又扰乱了秩序,让还处在怀孕前三个月‘危险期’的医生情绪非常激动,出现了身体不适。”
“后来其他科室有医生调过来,我们就通知正常接诊了,没有发通告。可能是有医务人员情绪激动,就把通知发到网上。”这位工作人员说。
现场:产科普通号挂号难
专家门诊照常,普通诊室上午10点就“挂满”了
朋友圈里转发的这张通告,落款是“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时间是8月27日。正因为此,很多看到的人都深信不疑。
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真的停诊了吗?果真如此,当天就诊的病人怎么办呢?
昨天上午10点左右,钱江晚报记者赶到了医院。在挂号大厅,几个孕妇和家属一边往外走,一边议论,“奇怪,今天这才几点啊,连普通号都挂满了。”
其中一个孕妇有些不大高兴地说,自己平常下午过来,普通号都是随时都能挂到的,今天太反常了。
随后,记者试着去挂号,但被告知,产科的专家号和普通号已经统统“客满”。
在门诊二楼的产科候诊区,坐着几十个候诊的孕妇及家属。叫号大屏幕上显示,候诊者已经排到了108位。
记者在产科转了一圈,但没有发现那张停诊的通告。
准妈妈李女士刚好从专家门诊室里出来,“没听说停诊啊,我早上7点不到就来挂号了,现在刚刚看完准备回去了。”
叶女士夫妻俩正有说有笑地在等候,她说,自己7点来的医院,顺利挂上了专家号,不过还没轮到,“我没看见那张停诊的公告。”
不过,普通产科诊室里,只坐着一个护士,没有医生。护士解释说,今天普通产科门诊不接诊了,因为医生去开会了。
导医台一位护士也说,“今天没有停诊,专家号都已经100多号挂出去了。但今天情况比较特殊,这些看完后就不继续接诊了。明天就能照常了。”
事因:龙凤胎男婴出生后死亡 家属讨说法网上发帖
事情要从一个”双胞胎男婴死亡“的帖子说起。
从昨天下午开始,在金华网友的朋友圈里,一条投诉金华市人民医院的帖子被大量转发。
落款为孩子父亲的“张俊航”称:本月21日他的妻子在金华市人民医院顺产产下”龙凤胎“,但是由于该院产科不负责任,明知产妇新生儿是双胞胎的情况下,少准备了一套急救设施,造成男婴在出生后不到50个小时就离开人世。
帖子还称,孩子的奶奶为了给孙子讨一个公道,居然被医院纪委书记冯恩华拳打脚踢,并附上冯恩华、倒地的奶奶、奶奶身上的伤痕三张照片。
帖子发出后引来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转发并指责医院不负责任。今天上午,这则“金华市人民医院27日因医闹将停诊”的通告图片也被发到网上,事件开始发酵。
回应:有人自称“院方护士”发帖 称男婴患先天呼吸缺陷
与此同时,一则“来自人民医院产科护士的话”的帖子也在网上流传。
该帖子称,并非是医院害死婴儿。首先,孕妇是服用了促排卵药才怀上了双胞胎的,属于“非自然受孕”,当时孕妇怀孕34周,属于早产,医院采取保守观察,继发宫缩,21日自然分娩了一男一女,但考虑到婴儿早产、低重,就转到儿科进一步治疗。
第二天,女婴情况良好,但当医生撤下男婴的呼吸机时,发现他并不能自主呼吸,儿科初步诊断为患有先天性呼吸缺陷病-----“石肺”。下午院方和家属对话后,家属非常愤怒,“居然要求接生的助产士去对质,对质以后谁来保证助产士的安全,现在家属天天来闹,叫嚣打死那个‘接生的’”。
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透露说,这条“来自人民医院产科护士的话”的帖子里说的“基本是事实”。
对于家属帖子里反映“该院纪委书记冯恩华打人”的问题,该院医务科陈科长说,冯书记昨天去派出所做了笔录,但“具体是谁打谁,现在还搞不清楚,冯书记身上也有被打的痕迹,只能等警方调查清楚才知道”。
现状:事情仍未解决 医院考虑走法律程序
记者了解到,该院23号第一次发生纠纷时,家属方面有30多个人来到医院,他们情绪非常激动,民警和协警也来到医院维持秩序。此后,依然有家属来医院,但是更多的是坐在会议室里,情绪也没之前那么激动了。不过,医务科工作人员说,“医闹的那些人,还在有孕妇和婴儿的病房外面抽烟,大声喧哗。
事情发生后,医院和家属双方进行了多次协商。上周日,医院提出进行“医务调解”,或“医学鉴定”,但事情还在调解中,依然没有解决。
另据医务科的工作人员透露,医院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此事,“医院有他们闹事监控视频,并不理亏”。
最新进展:医院开会平息医护情绪,闹事家属至调解委员会
昨天中午,金华市人民医院院长还召集妇产科的医生、护士开会,平息了妇产科医生、护士的情绪。同时,医院还增加安保力量,维持正常医疗秩序。
“医闹”事态已初步平息
针对此次“医闹”事件,杜主任称,经相关部门协调,事态已初步得到平息,当地卫生部门已介入事件调查。
杜主任说,昨天上午,参与闹事的患者家属已离开医院,去金华市医疗事件调解委员会调解。
“如果相关部门调查后,认为我们医院存在问题,医院一定会有所担当,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者: “信息不对称”是医患纠纷主因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平表示,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医患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
医院对病情的诊疗和判断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患者和家属对于病情的诊疗和解释往往很难理解,再加上目前多起医患纠纷发生之后,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受到了影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王平说,对于医患纠纷事件,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缓解。首先是观念转变的问题,医患关系并不是单纯的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应该是伙伴关系,共同面对病魔。
一些纠纷中,患者家属认为自己是花了钱的消费者,“顾客是上帝”,所以会理直气壮提出要求。但是,医学作为科学,总有解决不了或很难解决的病症和问题,比如这次事件中,婴儿可能患有“先天性呼吸缺陷”。
再者,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沟通医患双方的体制机制,比如现在已有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但是光有这个还是不够的,由于整个社会公权力信任度的降低,有些患者可能也不相信这样的委员会,所以可以考虑建立更具公信力的第三方鉴定机构。
本文综合钱江晚报、浙江在线、今日早报等报道信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