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对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无有害或有益作用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对长QT间期综合征相关的心脏事件无影响。

既往研究发现,高黄体酮含量的口服避孕药有可能对长QT间期综合征女产生有益作用。

罗切斯特—纽约LQTS注册数据库中174名女性接受了口服避孕药使用的问卷调查。患者接受问卷调查始于月经初潮,终于40岁,剔除怀孕时间。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出现一次或多次晕厥事件或危及生命的心脏骤停。在调整基线QTc间期、初潮前心脏事件、初潮年龄、生育数量、LQT1 VS LQT2基因型及随时间β受体阻滞剂始于变化等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口服避孕药使用期间心脏事件的风险与未使用期间内的风险无明显区别。

研究者进行亚组(长QT间期综合征基因型[LQT1 VS LQT2]、QTc[<500 VS≥500]、心脏事件[无VS1次或多次]、初潮年龄[13岁或以下VS 13岁以上])分析同样也发现,口服避孕药对复发性心脏事件无明显影响

研究者写到:“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动物研究发现黄体酮的保护性作用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黄体酮影响心脏离子通道复极化在不同物种间各不相同,如兔子、豚鼠和人类之间”。

此外,研究者还认为,仍须注意观察远高于口服避孕药中的黄体酮及雌激素水平对人类心脏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