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Open Hear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迹象的胸痛患者,可能比一般人更多地受到焦虑、躯体形式障碍和忧郁症的困扰。
这项研究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医院心脏中心的Marian Christoph博士等人开展,在对253名(97名男性 [38.3%] 和156 名女性 [61.7%])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测验后,研究表明,同一般人群相比,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在焦虑、疑病倾向和躯体形式障碍上的评分更高,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作者指出,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应当接受心理或精神疾病检查,以便尽早的开始进行治疗。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预防其他的躯体疾病发生,显著改善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4.5岁,使用以下问卷或量表评估参与者的情况: 17项心脏焦虑问卷(CAQ),14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焦虑和抑郁情况,14项怀特利指数(WI)评估疑病倾向,12项简明健康调查评估躯体和精神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躯体形式障碍筛查量表(SOMS)确认《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的53项躯体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 55.3%的患者报告胸痛,35.4%的患者报告呼吸困难,39.4%的患者报告心悸。造影前,8.7%的患者主诉症状严重,28%的患者认为中度不适。
在同样的焦虑测试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焦虑水平更高;他们的CAQ评分比一般人群高27%(p<0.001),男性HADS评分比一般人群高22%(p=0.003),女性HADS评分比一般人群高37%(p<0.001);但是抑郁评分并没有增高。
非心源性胸痛男性患者的HADS评分要比一般人群低22.5%(p<0.001),女性患者无显著差异。参与者的SOMS评分和WI评分比一般人群高120%(p<0.001)和68%(p<0.001)。
此外,参与者在生活质量上的评分也较低,男性参与者与躯体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了8.8%,与精神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了5.8%;女性参与者的躯体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分别下降了13%和8%。
作者建议,HADS、CAQ、WI和SOMS问卷可作为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初始筛查工具。这些诊断工具可减少医疗服务的重复利用,并可减少患者于早期进行身心治疗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