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鑫:我国国人性商低于欧美

近日,在2015上海市性医学学术会议上,上海市生殖健康产业协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益鑫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我国性医学发展的建议》的演讲。


图为王益鑫教授发表演讲。

性盲是指没有系统的接受国性教育的人。王益鑫教授指出,性教育应当是系统、规范、全面、科学的。性教育应涉及三个层面:培养性医学专业人才;规范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系统性教育;针对大众开展社会化的性教育。

性是一件阳光、正当的事,性教育可以公开谈、大胆谈,不应谈“性”色变。

王教授指出,我国国人的性商低于欧美国家。全球成人性生活次数平均为97次/年;美国人性生活次数平均为124次/年;我国国人平均性生活次数只有63次/年。数据表明,我国国人性生活每月进行1次的仅能维持到43.9岁;55.9岁后,甚至不能满足每月1次。

健康良好的性生活的循环模式应当是:起始有信心、前戏亲热、有欲望;性行为过程中,男性坚硬、持久勃起;带来的益处是达到高潮、射精,伴侣满意、患者满意、有较高的自我评价、有良好的控制力等。

王教授介绍,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均健康的总和,表现出积极完善的人格,美好的人际、爱情和夫妻关系。

对于性医学的发展,王教授提出7点建议:

专业学科的建设:应当在综合性医院建立性医学科。整合泌尿外科、妇科、内分泌科、老年科、皮肤性病科、精神心理学科、性学、生殖医学、计划生育婚姻保健科、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科、研究所、男科等资源。

专业人员的发展:建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制度;培养科学院、高等院校、男科研究所、生殖中心等科研队伍;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性医学门诊、病房、研究室,开展性医学临床工作;建立性医学医师的培训、考核、准入制度和标准;加大性医学培训班、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性医学临床专业规范化:开展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进行专病专著的编写;分专业在有条件的城市成立性功能障碍诊疗、质控中心;专病的研究要与国际接轨。

多学科协作创建中国特色性医学:包括性器官解剖、生理,性发育、遗传、优生,性行为及年龄变化,性反应及年龄变化,性卫生与性保健,性取向与相关问题,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性病与艾滋病,疾病与性,生育与性,药物与性(性药学),社会、环境与性,性治疗理论与实践,传统性医学等。

提高全民性教育:通过媒体加大宣传,进行全社会的科普工作,培养国人健康的理念,以达到提升生殖健康、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经营健康人生的性医学目标。

社会需要性医学发展原动力:提升生活质量,达到生殖健康。

整合现代科技是性医学发展的关键:整合性生物学、性心理学、性临床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法学、性文艺、生殖产业(药物、器械等)、行为医学、机器人、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自然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