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教你读懂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良性肿瘤或错构瘤,可影响任何器官或系统。临床上超过90%的患者由于出现脑部良性肿瘤而表现为癫痫发作。近日,BMJ Case Reports杂志对该病进行了相关介绍。

该病可累及心脏、肾脏和肺部,而与结节性硬化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特别是癫痫发作临床上治疗困难;其标志性的皮肤病变表现包括灰叶斑、血管纤维瘤、指(趾)甲纤维瘤及甲床出血(图2、3);超过80%的患者同时伴有肾肿瘤,并被称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图1),该肿瘤由于异常血管的形成可导致自发性动脉瘤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图1.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异常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构成的肾皮质肿瘤(CT低密度)。


图2. 灰叶斑表现为色素减退和菱形斑块,伴随于血管纤维瘤的出现,是结节性硬化症的皮损表现。


图3. 甲床出血,环甲及甲下纤维瘤一般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脚趾比手指更常见。

TSC是由于TSC1或TSC2基因突变所致,TSC1和TSC2的形成负责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抑制mTORC1的药物(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治疗TSC有效,其中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脑部肿瘤相关的难治性癫痫、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学习要点:

1.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 TSC是由TSC1或TSC2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负责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正常表达;

3. TSC表现为良性肿瘤(错构瘤),可影响身体的任何器官,大脑和认知异常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婴儿期出现癫痫发作;

4. 手术切除是神经病变和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标准;然而,依维莫司(mTOR抑制剂)对不适宜行手术切除及伴肾脏损害的患者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