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阻塞性冠脉疾病增加心梗风险

非阻塞性冠脉疾病通常被认为不引起血流阻塞或导致心绞痛,此类病变相对常见,在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非阻塞性冠脉疾病发生率约为10%-25%。目前对于非阻塞性冠脉疾病与心脏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为此,来自丹佛的Maddox博士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非阻塞性冠脉疾病与无明显冠脉疾病患者相比,1年心梗风险和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发表的JAMA上。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人群为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系统中所有行择期冠脉造影的退伍军人,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非阻塞性冠脉疾病(≥1支血管狭窄≥20%,但无血管狭窄≥70%)、阻塞性冠脉疾病(任意血管狭窄≥70%或左主干≥50%并≥1支病变)和无明显冠脉疾病(无血管狭窄>20%)。

研究主要终点为造影后1年因非致命心梗住院,次要终点包括1年全因死亡率和1年心梗和死亡复合事件

研究结果表明在37674名纳入患者中,8384名患有非阻塞性冠脉疾病,20899名患有阻塞性冠脉疾病。1年内共计死亡845例,因心梗入院385例。无明显冠脉疾病患者1年心梗发生率为0.11%,并随着冠脉阻塞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

冠脉1支、2支和3支非阻塞性病变的1年心梗发生率分别为0.24%、0.56%和0.59%(相比于无明显冠脉疾病,风险比分别为2.0、4.6和4.5),而冠脉1支、2支和3支或左主干阻塞病变的1年心梗发生率分别为1.18%、2.18%和2.47%(风险比分别为9.0、16.5和19.5)。

同样,1年死亡率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从无明显冠脉疾病患者的1.38%增加至3支或左主干阻塞性冠脉疾病的4.3%。校正风险后,冠脉1支或2支非阻塞性病变与死亡率无显著相关性,但3支非阻塞性病变以及任意阻塞性病变都与死亡率显著相关。

研究得出,非阻塞性冠脉疾病与无明显冠脉疾病患者相比,1年心梗风险和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意味着非阻塞性冠脉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干预措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