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巨细胞肉芽肿一例

下述病例由Cristina Utrilla等人提供,在AJNR网站发表。

病史 女孩,12岁,慢性生长性上颌窦内占位性病变。

影像表现  上图中,A、B图为轴位CT平扫,C图为冠状位CT平扫,D图为冠状位磁共振T2WI图,E、F为注入对比剂前后T1WI图。图中所示双侧上颌窦内见一膨胀性占位,骨质呈溶骨性改变,注入对比剂后病变呈均匀强化。

诊断 巨细胞肉芽肿

巨细胞肉芽肿是临床罕见,非肿瘤性病变,与骨巨细胞瘤在组织学上相差很大。1953年,Jaffe第一次“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来描述这种由外伤导致的骨内出血的局部修复性反应的病变。然而,在已报道的病例中很多未发现明显的外伤史和明确的组织修复,因而将“修复性”删除,被称作巨细胞肉芽肿

临床症状

  1.  一般无临床表现,病变呈慢性生长,多为偶然发现。

  2. 仅有少数患者病变发生在头颈部,20岁为高发年龄,女性常见。

诊断要点

  1. CT显示病变呈膨胀性溶骨性改变,骨质重塑,其内可见钙化,鼻中隔受压移位,伴或不伴牙根受侵和牙齿移位;

  2.  单房或多房;

  3. MRI可以较好的鉴别软组织病变;

  4. 强化呈明显的均质强化

主要鉴别诊断

  1.  骨巨细胞瘤

  2. 动脉瘤样骨囊肿

  3. 成釉细胞瘤

  4. 甲状旁腺亢进性棕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