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睡眠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幼儿睡眠问题频频出现,例如睡眠时长不足,或者夜间醒来。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健康后果。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常常影响着他平日里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因此,儿童睡眠对于他们的情绪调节相当重要。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会影响到其以后的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但并不知道这一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更小的儿童。为此,Sivertsen 教授在 JAMA Pediatrics 杂志发表文章,研究了 18 个月幼童的睡眠问题是否与当时和后续几年发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

该研究是一个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纵向调查,2014 年 9 月开始。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由挪威公共卫生协会进行的针对母亲和孩子的队列研究(1999 年 6 月 1 日-2008 年 12 月 31 日),共纳入 32662 例孕妇和儿童。暴露因素包括:睡眠、由孩子的母亲报告的孩子睡眠时长和夜间觉醒次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测量按照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条目,以临床推荐的临界值(T 分数大于 65)为标准实施。

研究结果显示,18 个月大的孩子中,短睡眠时长(≤ 10 小时)和多次夜间醒来次数(≥ 3 次),与其当时和 3、4 年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出现增加明显相关。因此,以上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睡眠问题预示着其将来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更小的孩子。

幼儿睡眠问题会先于情绪和行为问题出现,孩子早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将来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