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严重的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其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负担,而且治疗费用很高。对于首次精神疾病(FEP)发作后2-5年的患者,类似丹麦OPUS治疗的早期干预方案对其是有效的,但是很少有研究探索上述干预方案的长期效果。
为此,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Secher教授等对FEP人群进行了为期2年的治疗和随访研究,探索OPUS研究10年后, OPUS治疗和常规治疗(TAU)的长期效果,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Schizophrenia Bulletin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547例参与者,其中347例(63.4%)参与了随访研究。在治疗后8-10年的长期随访过程中,OPUS干预的大部分积极、短期效果已经减弱或消失。该治疗长期疗效不佳的原因可能有3个:
1.OPUS包括补偿和心理教育/培训,这些会相互影响;
2.要想达到长期持久的改善,2年的OPUS干预是不够的,心理教育/培训如果想有长期持续效果,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或额外的课程;
3.2年后OPUS参与者需转入到TAU治疗组,这需要建立新的工作联盟;另外本研究在相对长的精神病治疗前期,没有相应的早期检查部分。
最近的荟萃分析表明,早期干预方案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在长期的随访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大干预是否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