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谈论精神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但是你是否考虑过那些接受治疗的“病人”是否都有精神障碍的症状,是否都达到了DSM-IV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既往研究表明: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有1/3-1/2都没有达到诊断标准,3%-14%的病人甚至都没有精神障碍的症状。在精神障碍日益风行的今天,这些治疗是否是一种资源浪费?能不能减少这种治疗的发生,从而使更多真正需要的人得到治疗?由于缺乏全球范围的研究,目前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面对重点突出、资源有限等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
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了该次世界精神卫生(WMH)调查,使用结构化精神访谈法调查了最近一年来情感问题、酒精或是药物滥用等精神障碍的治疗情况,结果在线发表于2014年11月14日的《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最近一年中因为情感问题或是物质滥用问题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是否有人不符合DSM-IV的诊断标准;调查治疗部门其治疗服务的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病人自述寻求治疗的原因。世界精神卫生(WMH)调查在六大洲、23个国家开展。包括低收入国家、中等收人国家以及高收入国家,总调查人数达62305位。
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病人中52%都符合DSM-IV的诊断标准,另外终身性精神障碍疾病占18%,其他需要(多个阈下紊乱、当前压力、自杀行为)占13%。而且各个国家存在一致性,尽管其收入水平、文化、对精神障碍的态度不同,但是只有16%不符合标准也没有其他治疗需要。
情感、行为问题是寻求治疗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身体问题、压力应对以及他人强迫等,研究还发现了不同原因与治疗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总的来说,精神障碍治疗资源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少数没有达到标准的人多半也是寻求医疗保健部门的帮助,专业的精神科治疗资源占有还是比较低的。因此这主要还是增加了医疗保健的开支。
随着医疗保健的全球化发展,怎样确保公民享受到有效的精神医疗保健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人们的不同问题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治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健的工作效率仍然需要我们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