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杀的重点是如何可靠的识别出高风险个体。Guintivano博士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基因表观遗传学变化与自杀和自杀行为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对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脑组织进行了尸检研究,分别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进行了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以期发现其与自杀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对斯坦利医学研究所和麦克林医院哈佛脑库提供的样本的前额皮质组织和三组活体队列的外周血组织进行了基于焦磷酸测序的检验。研究人员也对其基因表达,应激和焦虑以及唾液皮质醇的功能关联进行了评估。
研究人员针对三组脑组织分别进行队列研究,对其进行DNA甲基化扫描,结果发现,SKA2基因3'非翻译区域内的rs7208505位点与自杀具有相关性。对三组活体队列进行的外周血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果。
自杀死亡者的SKA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并且与rs7208505位点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相关,这可能是通过内含子中的微小RNA中和miR-301A交互作用介导的。
唾液皮质醇测定分析表明,SKA2的表观遗传学和基因变异可以调节皮质醇抑制,这与其在糖皮质激素受体转录中的作用是一致的。SKA2与焦虑和应激也有显著相关性,这也可以为80%的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做出解释。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KA2可能会成为研究自杀和自杀行为原因的一种新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目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