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一项研究发现,患有稳定型冠脉疾病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应对精神应激所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存在差异。如果该结论得以证实,那么将有助于解释为何女性CAD较男性更为严重,并为如何改善女性风险评估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显示,完成三项应激性任务后,男性CAD患者较女性更容易发生血压和其它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而女性CAD患者更可能出现心脏血流灌注减少(例如精神应激诱导心肌缺血)。另外,女性CAD患者胶原激活血小板聚集增加更为明显,而且更易出现消极情绪。
研究人员总结道,在该探索性分析中,他们发现了女性和男性对于精神应激明确的、可测量的以及不同的反应。由于精神应激诱导心肌缺血预后较差,因此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女性发生率较高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为这或许可以解释CAD患者中的“缺血悖论”,缺血悖论指的是女性出现严重症状较少,但预后较差。
临床医生应该在评估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时重视这些性别所导致的差异。Zainab Samad博士(杜克大学医学院)发表声明称,他们的研究表明精神应激对男性和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心血管疾病评估和治疗的时候需要意识到这一差异。
Samad还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心脏对精神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与长期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
精神应激是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的因素之一?
尽管女性心血管死亡率正在下降,但过去20年,女性心血管死亡数目超过男性。
研究人员分析了REMIT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escitalopram治疗精神应激诱导心肌缺血研究)中56名女性的250名男性的数据。这部分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9。在基线水平,女性较男性抑郁病史更多(分别为31%和10%)。
纳入研究的患者完成三项精神应激任务,分别是心算、反映追踪和愤怒回忆,随后进行塌车运动应激测试。精神或运动应激诱导心肌缺血定义为出现室壁运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测)或运动异常加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8%和/或应激测试时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
另外,患者回答评估抑郁、敌意、焦虑和社会应激的调查问卷,并在静息状态下和精神应激测试结束时采血测量血小板聚集。
结果显示,经历精神应激任务后,女性与男性发生精神应激诱导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57%和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运动应激测试后,心肌缺血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别差异。
最后,本研究已强调了现有风险预测工具的不合理性,因为这些工具无法全面测量不同性别人群,尤其是女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