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长段动脉闭塞:药物洗脱支架优于紫杉醇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对于膝下较短动脉病变的疗效早已明确,而对于长段的膝下动脉病变,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采用紫杉醇涂层球囊(paclitaxel-coated balloons,PCB)治疗。

为此,来自希腊与英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IDEAS的研究。结果发现,与PCB相比,DES在治疗较长膝下动脉病变时,术后残余狭窄较少,在减少6个月后血管狭窄方面也显著优于PCB,文章于今年9月发表于JACC。

IDEAS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PCB与DES对膝下长段动脉病变的疗效。研究的招募标准为:Rutherford分级3-6级,且血管造影显示膝下病变长度不小于70 mm。主要临床终点为:治疗6个月后数字血管造影显示靶病变再狭窄>50%;次级临床终点包括术后迅速再狭窄和靶病变处血运重建。

50名受试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膝下PCB血管成形术(25条下肢中的25支动脉,PCB组)或首次DES植入(27条下肢的30条动脉,DES组)。结果显示,DES组术后残余狭窄显著较低。手术6个月后,5名患者死亡(PCB组2名,DES组3名),3名患者接受大截肢手术(PCB组1名,DES组2名)。

研究对44条血管进行了定量血管分析,分析发现,DES组二次造影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PCB组。两组间靶病变处血运重建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CB组中有3名患者出现血管壁正性重构(Positive vessel wall remodeling)。

 
图1. 成对QVA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PCB相比,DES在治疗较长膝下动脉病变时,术后残余狭窄较少,在减少6个月后血管狭窄方面也显著优于PCB。而PCB可能有利于血管壁正性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