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 Psychiatry:应激增加患卒中和心脏病的风险

宾尼法尼亚州费城,2014年5月5日,科学家已经证明,愤怒,焦虑,抑郁不仅会影响心脏的功能,还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卒中和心脏病是心血管被进行性破坏的最终结果,这一过程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当体内存在高水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时,也会使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负性情绪的唤起,会升高体内促炎性化学物质的水平,持续应激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现在,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找到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潜在神经回路,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匹兹堡大学副教授Peter Gianaros博士说,假设大脑活动与负性情绪有关,与心脏病患病风险的生理指标有关,特别是在努力调节消极情绪时。通过观察发现,许多相同的处理情感的大脑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身体中调节炎症反应水平的区域。

在这项研究中,Gianaros的团队纳入157名健康成年人,受试者被要求调节对不愉快的照片产生的情绪反应,功能影像技术测量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并且,研究人员也扫描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征象,用以评估患心脏病的风险,并测量了血液中炎症水平,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过早死于心脏病的一个主要的生理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当他们调节负性情绪时,大脑活动表现更活跃的人,身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之一的白细胞介素-6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此外,颈动脉壁的厚度也显示增加,众所周知,颈动脉壁厚度的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之一。

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机体炎性水平很好的解释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征象与大脑活动模式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结果是显著的,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以及其他常见的心脏病危险因素。

Gianaros说,这些新发现与人们的普遍观点一致,即情绪和心脏健康紧密相连。我们认为,这个联系机制可能位于大脑功能区,这个区域对于调节情绪和炎症反应非常重要。

这些研究结果对基于脑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心脏健康并预防心脏病。

《生物精神病学》杂志的主编,John Krystal博士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现了负性情绪状态,大脑回路,炎症反应,糟糕的身体状况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当我们确定了大脑与躯体联系的关键机制,我们也许就可以解决应激和抑郁影响躯体健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