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治疗痤疮

中医认为痤疮常见的痤疮证型有肺经风热型、脾胃湿热型、痰瘀凝结型、冲任失调型等等,其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肺经风热型痤疮多表现为颜面潮红油腻,丘疹针头至芝麻大小,淡红或鲜红色,顶有黑头,可挤出黄白色脂栓,可有痒痛,并伴有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薄,脉浮数。脾胃湿热型,痤疮主要分布在口周及下颌,皮肤油腻不适,红肿疼痛,食多,脘胀不适,喜冷饮,常伴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瘀凝结型痤疮,多表现为颜面、下颌部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以结节、囊肿、脓肿、疤痕为主。肿硬疼痛,凸凹不平,皮肤粗糙,常伴有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冲任失调型痤疮,以青年女性为多,常与月经关系密切,多发生于口周及下颌,密集,呈粉红色或白色,大多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或伴有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紊乱、小腹胀痛、心烦易怒等。舌质紫暗,苔薄,脉滑数。

针灸拔罐治疗痤疮以疏风泄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火、凉血行瘀、调理冲任为原则,运用中医体针,耳针,艾灸或配以拔罐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经络腧穴,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面部血液微循环,从而促使毒素的排除,达到消除痤疮的目的。

  • 就诊科室: 整形美容科
  • 费用范围: 1000—2000元
  • 住院治疗: 不需要
  • 麻醉方法: 不需要
  • 技术手段: 中医
  • 治疗次数: 10次
  • 拆线天数: 不需要
  • 治疗时长: 30分钟以内/次
治疗效果: 部分永久保持
适宜人群: 各类型痤疮人群
恢复时间: 1—3个月

优点

1. 可治疗各类痤疮。 2. 费用较低,副作用少。 3. 治疗效果好。

缺点

1. 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2. 治疗期间需要忌口。

副作用

1.晕针、晕罐、晕灸。 2.疲劳、麻木、酸胀、灼热疼痛、皮下出血。 3.紧张、呼吸困难。
适应症

针灸拔罐疗法基本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人群,尤其对于顽固性痤疮并伴有明显炎症的人群,体内热毒壅盛而致痤疮的人群,以及内分泌失调导致痤疮的人群效果比较好。

禁忌症

出血体质、疤痕体质人群、血液病患者、凝血机制有问题者不能用针灸拔罐;皮肤严重过敏、恶性皮肤肿瘤患者、局部破损溃烂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妊娠期妇女,或经期妇女禁止在腹部,腰部进行针灸拔罐;狂躁不安者,全身水肿者不宜使用;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针灸拔罐;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

术前准备

① 在进行针灸拔罐前,不要喝酒或进行剧烈运动。

② 针灸拔罐时身体放松不要摇动翻身以免引起疼痛或导致弯针、滞针,罐器脱落等情况发生。

③由于针灸拔罐治疗痤疮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不建议自行操作。

治疗方式与过程

针灸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有针刺、放血、拔罐等,但主要是以体针为主,其他方法相互结合。

1. 体针法

取百会、大椎、合谷、太阳、下关、颊车、病变局部周围穴。肺经风热配风门、肺俞、曲池、尺泽、四白、颧髎;脾胃湿热配曲池、肺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痰瘀凝结配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冲任失调配肝俞、肾俞、三阴交;便秘配天枢、支沟。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针一次,症状好转改隔日一次,10次1疗程。

2. 耳针法

主穴:耳尖、肺、皮质下、丘脑、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病变局部穴。配穴:心、脾、大肠、小肠、肝。皮脂溢出加脾;便秘加大肠、直肠下端;脓包加心;月经不调加内生殖器、卵巢,伴有痛经加肝。每次均可耳尖放血,甚至可局部穴刺血,其余主穴选3-4个,配穴2-3个,毫针刺或王不留行籽贴压,留针15-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1疗程。

3. 刺络拔罐法

1) 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放血,然后拔火罐,10-15分钟,出血1-3ml。3日1次,10次1疗程。

2) 取穴:双侧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背部小红点(在脊柱和膀胱经行于背部的第二行之间部位取穴。每次取穴4个,小红点2个,如无小红点则取背俞穴6个。三棱针刺破、拔罐,留罐10-15分钟,出血0.5-1ml。3日1次,10次1疗程。

3) 肺经风热型取大椎、肺俞、委中、合谷、曲池穴;脾胃湿热型取合谷、曲池、天枢、阴陵泉、足三里穴;冲任不调型取膈俞、肝俞、血海、三阴交穴。采用适当的体位,大椎和委中穴都用刺络拔罐法,其他穴位拔上大小适宜的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治疗2-3次,6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效果

针灸拔罐治疗痤疮以疏风泄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火、凉血行瘀、调理冲任为原则,运用中医体针,耳针,艾灸或配以拔罐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经络腧穴,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面部血液微循环,从而促使毒素的排除,达到消除痤疮的目的。部分可永久保持。

并发症

晕针、晕灸:由于情绪不稳,紧张或身体不适等引起。

皮下出血:针刺时损伤小血管,尤其是针尖弯曲带钩的针易引起。

康复与护理

① 针后若局部发痒应避免搔抓,以免留下瘢痕或者感染。

② 针灸拔罐后不能立即进行洗浴,以免引起针口感染或外邪入侵致病。

③ 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④ 在使用多个火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风险以及预防

尽管针灸拔罐去痤疮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如晕针、晕罐、晕灸、疲劳、麻木、酸胀、灼热疼痛、皮下出血、紧张、呼吸困难等。【预防】:针刺前对患者的体质,神志,耐受性有所了解;检查针具,取穴适量,手法轻柔熟练;针刺时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等。

生理以及美学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被覆于整个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它既是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重要器官,又是人体美的主要载体。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除毛发、甲、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外,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成人皮肤体表总面积为1.5-2.0m2 ,表皮与真皮的重量约占人体总重量的5%,若包含皮下组织可达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随年龄、部位而异。

表皮位于皮肤的最外层,它直接体现出皮肤的外观和健康状态,并赋予了皮肤的质感,参与皮肤的保湿和肤色的形成,是皮肤美容的重要载体。其中含有黑素细胞等不同种类的树状细胞。黑素细胞与色素性皮肤病有密切关系。表皮和真皮之间由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真皮由细胞、纤维(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真皮将表皮和皮下组织连接起来,可保护下方组织免受机械性损伤,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增强表皮的屏障功能,对皮肤的弹性、光泽、保湿和张力等也起到重要作用。皮下组织由脂肪小叶和结缔组织促成,又称皮下脂肪层,主要功能是热的绝缘体,同时也是营养仓库。它可以缓冲机械刺激并使皮肤易于活动,脂肪组织对于皮肤的外观也非常重要,适当的皮下组织可表现女性曲线美和青春丰满美,但是肥胖造成的皮下脂肪的过度沉积则影响形体美。

健美的皮肤标志着人的健康和美丽。皮肤健美的标准:皮肤颜色均匀红润,皮肤水分含量充足,水油分泌平衡,肤质细腻有光泽,皮肤光滑有弹性,无皮肤病,面部皱纹程度与年龄相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对日光反应正常。皮肤健美的基本特征包括皮肤颜色、光泽、细腻、滋润、弹性和皮肤的反应性。皮肤颜色和深浅取决于皮肤内黑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多少、真皮血管血液供应的情况以及表皮的厚薄。皮肤美容的目的在于通过正确的治疗来保持正常肤色,驱除病态肤色。

器材和材料

针灸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器具,样子类似一根银针,故名针灸针。

火罐: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养生馆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艾炷、艾条: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