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减肥以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化湿去痰,调补肝肾为原则,运用中医体针,耳针,艾灸或配以拔罐等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起到调节内分泌,抑制肥胖者强烈的食欲,减弱较强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的作用,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加快脂肪的燃烧与分解,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优点
缺点
副作用
针灸拔罐疗法基本适用于大部分单纯肥胖人群。
出血体质、血液病患者、凝血机制有问题者不能用针灸拔罐;皮肤严重过敏、恶性皮肤肿瘤患者、局部破损溃烂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妊娠期妇女,或经期妇女禁止在腹部,腰部进行针灸拔罐;狂躁不安者,全身水肿者不宜使用;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针灸拔罐。
针灸拔罐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进行针灸拔罐前,不要喝酒或进行剧烈运动。
2、针灸拔罐时身体放松不要摇动翻身以免引起疼痛或导致弯针、滞针,罐器脱落等情况发生。
目前最常用的针灸拔罐减肥方法是耳针法、体针法、艾灸法、针刺拔罐法等。
1) 体针法
① 主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丰隆。配穴:水分、足临泣、太白、百会、太阳。诸穴协同使用,可加灸,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引起的肥胖。
② 主穴:小海、曲池、前谷、下巨虚、胃俞、足三里、内庭。配穴:中脘、关元、小肠俞、公孙、冲阳、通里。中或强刺激,留针30分钟,1日或隔日1次,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肥胖。
③ 主穴:太冲、期门、膻中、支沟、三阴交。配穴:阳陵泉、公孙、行间、血海、肝俞。中或强刺激,留针30分钟,1日或隔日1次,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肥胖。
④ 主穴:肾俞、太溪、足三里、脾俞、胃俞、命门、关元、阴陵泉。配穴:水分、三阴交、气海、天枢、神阙。神阙用艾条灸10分钟,余穴用针刺,针后肾俞、命门、脾俞可用艾条灸,1日或隔日1次,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肥胖。
⑤ 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列缺。隔日针1次,每次留针半小时,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引起的肥胖。
2) 耳针法
① 主穴:脾、肾、三焦。配穴:胃、膀胱、肺、皮质下、交感。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中等刺激为宜。3-5日1换,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引起的肥胖。
② 主穴:胃、外鼻、神门、小肠、三焦、膀胱。配穴:脾、交感、内分泌、心。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饭前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50次,3-5日1换,中或强刺激为宜,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肥胖。
③ 主穴:肝、胆、神门、皮质下。配穴:内分泌、子宫、卵巢。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中强刺激,3-5日1换,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肥胖。
④ 主穴:脾、肾、胰胆,内分泌。配穴:内生殖器、皮质下、神门。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弱刺激为宜,3-5天1换,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肥胖。
⑤ 主穴:三焦、脾、肺、内分泌、肾。配穴:肝、胃、神门、皮质下、饥点。每次选2-3各配穴,主穴均用,用王不留行籽贴压,3-5天1换,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引起的肥胖。
3) 针刺拔罐法
① 选两组穴位,第一组: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第二组:巨阙、大横、气海、丰隆、三阴交穴,采用留针拔罐法。选择仰卧位,以毫针点刺各穴,得气后再施以泻法,反复大幅度地旋转毫针以产生较强烈的针感,留针15分钟。起针后,除下肢穴位外,腹部穴位均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针刺后的穴位上,留罐15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一个疗程。适用于多种肥胖症。
② 选脾俞、胃俞。脾胃蕴热配天枢、曲池、内庭、三阴交;脾胃俱虚配中脘、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真元不足配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采用针刺拔罐法,脾胃蕴热也可采用刺络拔罐法。选择仰卧位,先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留针15分钟后,除下肢穴位外,其余均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针刺后的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针灸拔罐减肥以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化湿去痰,调补肝肾为原则,运用中医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起到调节内分泌,抑制肥胖者强烈的食欲,减弱较强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的作用,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加快脂肪的燃烧与分解,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部分可永久保持。
皮下出血:针刺时损伤小血管,尤其是针尖弯曲带钩的针易引起。
1、针后若局部发痒应避免搔抓,以免留下瘢痕或者感染。
2、针灸拔罐后不能立即进行洗浴,以免引起针口感染或外邪入侵致病。
3、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4、在使用多个火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尽管针灸拔罐减肥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如晕针、晕罐、晕灸、疲劳、麻木、酸胀、灼热疼痛、皮下出血、紧张、呼吸困难等。【预防】:针刺前对患者的体质,神志,耐受性有所了解;检查针具,取穴适量,手法轻柔熟练;针刺时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等。
针灸减肥是通过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针灸身体相关穴位,达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的作用,而最终实现减肥。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 加快基础代谢率,由此提高脂肪循环,生产了热量,使积存的脂肪消耗掉;进而调整、完善、改善人体自身平衡。
拔罐减肥以祖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探索总结了经络学说的精髓,专业通经穴的治疗方式,使体内脂肪快速分解,排毒清热,从而达到降脂消脂的瘦身功效,也是经络减肥的一种形式。
拔罐减肥的原理是:通过拔罐时强大的吸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
针灸拔罐减肥运用中医经络来达到减少身体脂肪堆积,设法纠正肥胖者异常反应造成的不当行为。
针灸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器具,样子类似一根银针,故名针灸针。
火罐: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养生馆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