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吸脂术是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皮下脂肪破坏、裂解、液化呈乳糜状,同时采用负压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抽出体外,以达到塑形目的的一种吸脂方法。该手术后术后7天左右受术者需要复诊,愈合良好后拆除切口缝线。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进行最终塑形。
优点
缺点
副作用
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1、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2、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3、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4、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5、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1、术前两周内勿服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降低血小板的凝固功能。
2、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术前应告知医生病情,以便大夫确定手术方案。
3、吸脂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它身体炎症。
4、吸脂术前不要化妆。
5、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治疗方法:
腹部电子吸脂术是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皮下脂肪破坏使之液化后,再用负压将液化脂肪抽出体外。
治疗过程:
1、连接仪器:连接电极针、手柄、主机、压力注射泵及真空泵等。
2、电极针刺入皮下:将真实电极从相对隐蔽处刺入皮下脂肪组织深层,距皮肤1cm。
3、注入肿胀液或手工注射麻醉:可启动输液泵注入肿胀液,也可手工注射麻醉液。
4、脂肪乳化和抽吸:轻轻移动电极,脂肪乳化后,较小负压即可吸出,从浅至深逐层抽吸,保留0.5-1cm脂肪组织。
5、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进行最终塑形。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6、术后处理:术后穿刺孔无需缝合。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恰当到位的脂肪抽吸,基本可以保持抽吸部位效果的永久性,即便是有所增长,也是很有限的,不至于影响术后效果的整体性。但是,由于未经抽吸的部位可能因暴饮暴食而肥胖,所以还是建议保持合理均衡膳食。
常见并发症
1、灼伤疼痛:是电子吸脂术特有的并发症,电极离皮肤太近可能导致灼伤疼痛。
2、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3、血清肿:超声吸脂术多见。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4、皮肤瘀斑: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5、皮肤坏死:较少见,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6、其他常见并发症: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少见并发症
1、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2、腹壁和内脏穿孔: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3、药物的毒副反应: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1、术后1-2天内伤口内会有渗液,会使敷料湿透,给生活带来不便,需及时更换敷料。
2、术后伤口内会放置引流条,术后48-72小时需到医院复查,拔除引流。
3、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4、术后7天左右需要复诊,拆除切口缝线。
5、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会有些肿胀、瘀斑。
6、局部加压包扎1-2周。
7、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8、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1、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预防: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2、皮肤瘀斑: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预防: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需处理。
3、血清肿: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预防: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4、皮肤坏死:较少见,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预防:注意伤口皮肤卫生和防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在美容外科中美的前提是健康即发育健全的骨骼,丰满发达的肌肉,适当的皮下脂肪,柔润光泽的皮肤等以及无生理上的缺陷和疾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人体美学的标准应遵循对称一致、形态自然、比例和谐的标准。
电极,电动吸引器或负压吸脂机。
吸脂针:用于吸取脂肪。
注水针:用于吸脂前注射麻醉肿胀液。
软管:用于连接吸脂机器与吸脂针或注水针。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皮肤及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剪刀:用于修剪组织或剪线。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